众所周知,《红楼梦》中有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等。然而,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子却不是这些响亮的名字,而是一个叫甄英莲的小姑娘。
她的一生基本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这是一位经历过自身荣辱,又见证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她也是原书中十二金钗副册中唯一点明了的女子。
姑苏甄士隐独女甄英莲
第一回,关于甄英莲的正面描写并不多。我对她的最深印象是:她生的粉妆玉琢,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开头,作者基本就是在提甄士隐的时候,捎带提到了他有这么一个孤女。
后来,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作者终于肯在她身上浓墨重彩了,那就是英莲4岁那年,被家仆霍启(“祸起”)带去看花灯,却因看管不慎给弄丢了。
跟我们现在的某些不幸家庭一样,甄家也承受不了这痛失爱女的打击,因为这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于是,他们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俗话说祸不单行。英莲丢了没过多久,甄家的房子也被葫芦庙烧起的大火殃及,烧成了灰烬,所幸夫妻俩的性命没事儿。他们本想自食其力,可终究还是不行,只好去投靠岳丈大人了。
亲人们一直到处打听英莲的下落,不过却始终杳无音信。
直到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借着贾雨村和门子的对话,我们才知道原来小英莲被人贩子给拐卖去了。
可恶的人贩子把英莲拐去后,先是把她养大了一些,才又转手给卖了,而且是一女二卖,还因此惹出了一段人命官司。
原来,那呆霸王薛蟠为争夺被拐的这个丫头,竟然把先前的买主冯渊(逢冤)给打死了,后被他的家仆状告到应天府官老爷贾雨村这里。
贾老爷听后义愤填膺,本打算秉公处理,可谁知听了门子的一席话,又抄了一份“护身符”之后,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各位看官可能会说不至于吧?贾雨村要是认出来英莲是恩公之女,不应该不管这事儿啊?偏偏这也是可气之处,那贾雨村和青侠一样,明明记得香菱的那颗痣。只可惜他眼是没瞎,心却盲了,何止是盲了,简直是坏了良心。
份护身符的威力果真大,一起来看看: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形容贾府的尊贵豪富)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形容史府的门第显赫)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形容王家多珍奇异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薛家钱财之多)
贾雨村是个文化人,自然比我们看得“明白”,他更意识到: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他一个也得罪不起,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之一线而动全身,所以他舍弃恩人之女甄英莲,昧着良心干了那“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勾当,帮薛蟠平了官司。
上面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遭遇,也给英莲的命运笼上了悲剧色彩。似乎也应了癞头僧人的那句:“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落入薛蟠之手,改名香菱,进大观园
正是因为被贾雨村给坑了,英莲落到了薛家人手中。她先是给薛姨妈当丫鬟,后来又成了薛蟠的小妾,小姑子薛宝钗送给她了一个新的名字:香菱。
至此,甄英莲就成了香菱。“莲”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睡莲科。“菱”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属菱科。菱与莲同生于池沼之中,根在一起,菱是莲的陪衬,所以说虽然名字虽换了,但还是同一个人。然而,由高贵的“莲”及野生的“菱”,从“多年生”到“一年生”,都暗示了她的命运会越来越差。
香菱的命运虽然多有坎坷和不幸,但她到薛家之后,因着小姑子薛宝钗的怜惜,和大观园里姑娘和丫鬟们的喜欢,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也就是薛蟠外出,香菱暂居大观园,跟黛玉学诗的这段经历。
香菱学诗这一段已经被选入语文课本。她身上有如下几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喜欢学习,追求进步。对诗产生兴趣后,就立马拜师请教。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这些反映香菱对写诗很感兴趣,再有就是她也找对了师傅。香菱愿学,黛玉乐教。
二、听老师的话,行动迅速,刻苦专研,废寝忘食。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
宝钗说她:“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这些都说明:香菱学诗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和我刚开始学写诗的劲头很像,整个人都是亢奋的,就好像“傻”了一样,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空,满心、满脑子都是在琢磨诗的事情。可见香菱学诗之痴迷。
三、被批评了也不气馁,心理素质极好,意志坚定,还非常有毅力。
香菱刚开始写的诗并不被看好,第一首意思是有了,但措词不雅,没放开。第二首宝钗说她写的不像吟月,也就是说她没抓住月亮的特征。
可是,她并不气馁,有时间就在那儿琢磨,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可见,要想做出好诗,我们只有多读多诵古诗词,多看书学习规则,多去模仿练习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香菱这样的钻研精神和毅力,才能从诗词中学习、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怀,写出属于自己的,有灵魂的诗。
暂居大观园的这段时间,是香菱有记忆以来,最快乐,也最自由的日子。她赢得了很多人的同情与喜欢,也可见她的聪慧与可爱之处。
命运弄人,遇上夏金桂,香菱变秋菱
后来,薛蟠回来了,香菱来大观园的时候就少了,她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没了,甚至她的命运,都随着薛蟠迎娶夏金贵为正妻而改变。
薛蟠娶亲后,主母夏金桂看香菱生的才貌俱全就不顺眼,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先是,挑剔她的名字起得不好。那夏金桂冷笑道:“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她说不过香菱,就拿名字找茬儿,把个“香”字改成了“秋”,于是好好的香菱就成了秋菱。这秋天虽是菱花盛开的时节,可那盛开之后也意味着凋零和衰败。
后来,秋菱还是不被夏金桂所容,这主母还唆使丈夫薛蟠毒打她这个小妾。再后来,她与薛蟠断绝关系,跟在了宝钗身边。《红楼梦》前八十回内并未交代香菱的结局。
程高本后四十回中,她仍为薛蟠的妾室,夏金桂下毒害她,却阴差阳错毒死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得以扶正,生下一子后难产离世,后被甄士隐亲自来接,归入太虚幻境。
这也应证了,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情景与判词: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命运的转折,更像是金陵十二钗后来的命运在前八十回里的映射。她的命运,也许就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
众人对香菱的印象
在周瑞家眼中:
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薛姨妈眼中:
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
薛蟠被夏金桂挑唆打香菱的时候,薛姨妈训儿子:“不问明白,你就打起人来了。这丫头服侍了你这几年,那一点不周到,不尽心?”
可见薛姨妈还是喜欢香菱的,在她眼中香菱也与别的女孩子不同,甚至都可以与姑娘们媲美。只可惜她是买来的,哪怕是穷人家的女孩,说不定都会被薛姨妈扶正。
贾琏印象中的香菱:
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贾琏这个见识过众多女人的风流公子,也觉得香菱标致,说她给薛蟠做妾实在是可惜,玷污了她。
宝玉眼里的香菱:
“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宝玉对香菱也特别怜爱。有一回,香菱的裙子在斗草的时候,被其他丫头给弄脏了,宝玉刚好看见,怕她回去被薛姨妈骂,就叫袭人拿自己那件一摸一样的给她换了。这也是宝玉的绅士风度在她身上的一个体现。
在贾府众人眼中:
香菱之为人,无人不怜爱的。
在作者曹雪芹笔下:
曹公笔下的女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谙世事的冷美人:以黛玉、妙玉、晴雯为代表。
一类是精通世故的成熟女子:以宝钗、王熙凤、袭人为典型。
而香菱则属于特别的第三类:她处于前两类之间,既不高冷,也不世故,属于温柔安静,与世无争的可爱女子。
曹雪芹在塑造香菱这个人物时,给了她十二分的爱和怜,把香菱塑造成了天真无邪、娇憨可爱、没有任何心机的乐观女子。
纵观香菱的一生,从甄英莲(真应怜)到香菱,再到秋菱,也预示着她的命运多有波折,坎坷不断。每次她刚看到一点希望时,又迅速化为泡影。可是,她却从来不曾抱怨过命运,总是留给人以温柔和乐观的印象。
有人说香菱身上有一种奴性,不过这也是生在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和无奈。难得的是,她虽在夹缝中求生,却不世故,甚至不圆滑,始终保持着一种纯真的性格。哪怕薛蟠那样的人,她也尽心服侍,真心对待。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香菱属于那种治愈系的女孩,她不纠结自己的身世和过往,始终活在现实当中,既能跟自己的过去和解,也愿意与他人为善。
曹公在百草千花、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特别植入了这一朵有暗香的水菱,可见香菱之特别,以及曹公对她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