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和近距相对。什么是近距联想?
1.物理、空间、类属上。举例:桌子和椅子、玻璃和钻石
2.文化上。举例:书籍和阶梯;团扇和弃妇。
远距联想:空间上天各一方、时间上跨度极大、类属上八竿子打不着、风格上反差明显。
重要性:远距联想被公认为创造力的重大指标,心理学专门测试远距联想。又称为发散思维、开脑洞。让人感受到智力上的愉悦,很神奇的效果。
举例:张爱玲
他们并排坐在沙上,可是一个面朝东,一个面朝西。流苏嚷有蚊子。柳原道:“不是蚊子,是一种小虫,叫沙蝇。咬一口,就是一个小红点,像朱砂痣。”流苏又道:“这太陽真受不了。”柳原道:“稍微晒一会儿,我们可以到凉棚底下去。我在那边租了一个棚。”那口渴的太阳汩汩地吸着海水,漱着,吐着,哗哗的响。人身上的水份全给它喝干了,人成了金色的枯叶子,轻飘飘的。流苏渐渐感到那奇异的眩晕与愉快,但是她忍不住又叫了起来:“蚊子咬!”
他作势一把捉住她,两人都笑了。他忘了手指上夹著香烟,发现他烫了她的手臂一下,轻声笑著叫了声嗳哟。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著往后一飘,倒折过去。但是那热风也是烛焰,热烘烘的贴上来。“是真的吗?”她说。“是真的,两个人都是真的。”
二、如何练习
(一)常见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随手找东西,思考用途。举例:矿泉水瓶。
误区:忽略了远距联想是远而妥帖的连接。正确举例:《大师们的写作课》虱子。
所谓的“明清诲淫小说”里都是这么个味儿,对于身体的各个器官,文人们不抖落几个喻称就煞不了浑身的痒痒似的。
怎么做出的远距联想?以为作者掌握了某种技巧,而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虱子本来就是作者大脑里一个惊悚的存在,小时候的记忆。
(二)远距联想的真相
读者:A和B之间是远距,读者和A之间是远距
读者把作者代换到自己的位置来思考远距是错误的。
作者:对A无比熟悉,产生大量联想,而其中写下的远距联想被读者记住。
(三)正确的练习方法
1.为自己找到一点A点。这个A点可以是你凝视的事物,或者是背后有一段故事的事物,总之是一些给你带来深刻印象的事物。针对远距联想,正确的问题是该问:如何拥有让我可以做出无数连接的A点,而不是如何作出A和B的连接。
举例1:天花板射灯和鲫鱼眼睛。对明月来说,这个A点就是身边观察过很多回的鲫鱼。
举例2:山上的风车缓慢地转着和广场舞大妈动作迟缓但大体一致。这个A点就是身边常见的广场舞大妈。
2.多观察、多看。刘文典写作秘诀:观世音菩萨。(观:观察;世:多经历世事;音:音乐感;菩萨: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举例:张爱玲。
朱天文的一篇文章里写到,张爱玲在柏克莱,独来独往,却会为一个修电工驻足下来,仰头呆看半晌,而人不知道她是看到了什么。在花莲王祯和家短短一住时,也常叫路上不起眼的东西吸引了去,看上半天。她总是见人所不见,那样忘记所以地处于自我之中。
3.适当挑选观察对象:自然界事物。比如养一盆植物,观看动物纪录片等,观察天象等。
4.随时记录:理解和记忆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提升观察的效率。举例:毛姆《作家笔记》
远距联想较好的作家:六神磊磊。
这节课对我启发较大的就是明月老师讲到的随时记录,人是有高估自己记忆力的倾向的,你大学时听到极好的课,当时感觉醍醐灌顶,但是毕业后回顾一下什么也不记得了。这让我想到自己考研究生时的经历,因为是文科记忆的东西很多,我的方法就是在背诵之前,自己在笔记本上先列提纲划重点梳理一遍,别人看了很不理解,认为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真的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之一。真正厉害的人会把老师的课全部记下来,就像叶嘉莹听顾随的课,陈丹青听木心的课。
在课上我问明月老师是怎么记笔记的,记录的内容是什么?是每天记还是不定时的记?明月老师回答了我的提问。她说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便于携带的,可以随时翻看,写完之后很有成就感。记录的内容是值得记的东西,比如明月老师有次去牙科诊所,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热带鱼缸,里面有很多之前没见过的很漂亮的热带鱼,然后很详细的把每条鱼写了一遍。以后如果写作写到高端地方时写上一两笔鱼缸不是很有真实性嘛。
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也游览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新奇的东西,但是却没有好好的观察,观察后记笔记的好习惯。我一般的做法是拍照,配几行文字发到朋友圈,并没有认认真真地有意识地去写作。今后,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为自己积累强大的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