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思维》连载15一句话,改变乞丐的命运

《点金思维》连载14如何提升成交转化率?投1块钱赚10块钱

以下内容,承接上面!点击上面,完整阅读!

为什么你一直很努力却超越不了竞争对手?

为什么多年来你的生活还是没太大改变?

为什么你的事业多年来仍在原地徘徊?

......

人生最可怕的认知状态,莫过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过......

无需担心,学会本文介绍的技术,你将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01

一个乞丐站在路旁卖橘子,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面前的纸盒里投入几枚硬币后,就匆匆忙忙地赶路了。

过了一会儿后,商人回来取橘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橘子,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几年后......

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遇见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诉商人:

他就是当初卖橘子的乞丐。而他生活的改变,完全得益于商人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乞丐逆袭的原因是什么?

世间万物都存在于自然规律所设计的框架内,每一个人都活在意识形态所限定的框架里,如果不能突破框架,将永远不得解脱!

为什么农民的孩子大多选择务农?为什么官员的孩子大多走上仕途?为什么商人的孩子大多精于算计?因为......

他们都活在固有的框架内!如何摆脱框架的束缚,唯一的途径就是突破框架!

乞丐变商人,关键在于他突破了自己无形的框架,重新给自己定位,相信自己是商人。

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故事——

1939年, 加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因睡过头,错过了上课时间,他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时,看到黑板上有两道统计学的题目,以为是教授留的作业,于是就抄了下来。

回去之后,发现这两道题目比平时的功课要难很多,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做出来。由于晚交了作业,他向教授表示抱歉,教授也没当回事,只是随口让他把作业扔桌子上。

六个礼拜后,教授激动地跑过来对他说:你居然解出来了!这两道题可是从爱因斯坦之后还没有人能解出来的难题(确切来说不是“未解难题”,而是未被证明的统计学定理)。

这个人就是著名数学家、线性规划之父,乔治·伯纳德·丹齐格。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丹齐格在这个故事中抢尽了风头,但老钟想介绍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

所有没有解出题的同学,包括那位教授——他们就是被无形的框架困住的人。

他们被“世界难题”这个框架给束缚了,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做到,而丹齐格却因为迟到而未被植入这样的框架,因而成就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一个框架差点耽误了一个数学家,那有没有什么框架也差点耽误了你呢?

我不知道你原本可以成为什么更厉害的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被“框架”所包围,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世间万物都存在于自然规律所设计的框架内,每一个人都活在意识形态所限定的框架里,如果不能突破框架,将永远不得解脱!

人生最可怕的认知状态莫过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了。

普通人很容易自我束缚,然后莫名其妙地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如果你知道有这么一个无形的框架存在,或许就能打破它迎来另一种人生呢!

想要打破这个无形的框架,还得先从我们的语言与文字开始说起。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带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

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

“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有可能面临杀头罢官之险;

“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

最有威力的沟通就是重构角度,了解人性,顺应人性,借力重构技术效果惊人。

一自助餐厅,由于顾客浪费特别严重,于是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可想而知——生意一落千丈!

后老板寻求高人指点:将售价提高十元,标语改为:全场任吃,凡没有浪费食物者奖励十元!结果不但生意火爆,而且还杜绝了浪费行为!

启示:

是人都怕吃亏,是人都喜欢占便宜。任何时候,都不要有给客户“吃亏”的感觉,而是要留给他们“占便宜”的机会。

重构技术可以理解为重新框式,要想改变你当下遇到的所有问题、困难、挫折等,就要重构你的思维!思维重塑,才能成功逆袭!

未完待续......(后续详情见《点金思维》连载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WOT?什么鬼? SWOT分析法,最早由麦肯锡公司提出。SWOT分别代表企业优势(strengths)、劣势(w...
    无花岛主夫人阅读 3,484评论 2 5
  • 婚后多年,一直陪着公婆过年,最初的时候是因为习俗,后来是因为习惯。娘家也离得近,通常是小年夜在娘家吃年夜饭,大年夜...
    丫丫笑语阅读 307评论 0 1
  • 夜已深,床前微黄温暖的光,伴着孩子微鼾的呼吸声,怀着对老师的思念与感恩,碎念一段迟到的感悟。 北京影梅茶...
    莲_b7f4阅读 80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