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讲会》有感

2月12日下午2点30分,在中海国际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所大学的附中学子为所有感兴趣的家长举办了《2022,梦想起航》的宣讲会。整个宣讲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学生宣讲,第二个部分是提问互动。在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过程中,有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首先是为什么会去参加宣讲会?

女儿高一,学文,现在参加这些宣讲会貌似显得有些为时尚早,但是看到线下宣讲会的海报后,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因为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指导,指导的前提是我们获得客观且足够多的信息。举例,有一位好友曾经问我,说是孩子打算走艺考这条路,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去做?是支持孩子的选择,还是不支持孩子的选择。我给出的答案是,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比如艺考的流程、可报名的学校及专业、所需要的费用、就业率及收入等相关问题,然后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讨论,结合孩子的特点,未来的发展,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等等,当家长依据信息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交给孩子进行选择,无论孩子作何选择,家长都要支持孩子的决定。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侯,我们提供的支持可能就是尽可能地收集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基于这个案例,参加了此次的宣讲会,想更多的了解每个学校的情况,以及这些考入名校孩子的特质。

其次是宣讲会的感受。

1、一位清华的学子开篇先讲了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进入一所大学之后,大学的印记从此将伴随人的一生,这段经历可以叠加,但是不能删除,所以选择大学慎之又慎,才会不错过,不遗憾。呵呵,这段话,可以作为平时激励孩子所用。

2、选择

关于学校的选择,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所考分数与学校的匹配;第二是学校所在的地区;第三是学校的综合实力,建议选择综合型的大学。

关于专业的选择,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个人的爱好,个人对专业的认同感一定要排在第一位,要不大学四年将会非常痛苦;第二是未来的就业能力,关于未来的就业能力,要关注整个时代的变化,如何看到时代的变化,可以从国家的规划报告中找到答案,比如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等;第三是未来的收入潜力,关于收入,要看收入绝对值的高低以及收入的稳定性。


从专业来看,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类,属于大类招生,位次分在全省前10名,其中法学以及考古学属于国家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中法学以及国际政治专业属于国家特色,位次分在全省前50名。


3、四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均注重培养通识、通智、通用的人才,比如理科生要学习基础读写的课程,文科生要学习基础理工课程等。另外,推出双学士学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和新闻学,小班制,班容量30人。

最后是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家长更关心的内容是高中三年如何实现学习成绩的突破,以及学霸和普通学生的区别。

1、关于学习方式。

几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总结如下:附中校长曾经观察过年级排名靠前的学生,发现他们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拥有学习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理解为思考能力,比如他们不会盲目刷题,而是会结合自己所学的情况,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是漏洞在哪里,有针对性的去规划;另外学习不仅有自然学习的方法,还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举例,有的孩子英语很好,总是可以拿高分,因为他一直喜欢英语,对英语有俗称的语感,不过语法或是知识点会有混淆,这一类型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属于自然学习,既不用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是到了高二下学期或是高三,发现成绩就会有所下滑,为什么?因为对于高中学习而言,无论学习哪一科,不仅仅需要自然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向老师、学霸等请教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自然学习方法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让自己的成绩稳步上升;最后是高三的学习节奏,学校是整体规划,但是每个学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点,进行查漏补缺,既结合学校的节奏及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整个高中生活就是织一张网,织得越密,分数就会越高。

2、如何看待高考?

你如何看待一样东西,将决定自己的行为。我们对于高考的认识,是把它当作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锻炼自己努力、坚持、洞察等优秀的品质,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我们用这种方式看待高考时,心态就会平和,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所有参与宣讲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他们享受着学习的过程,也享受着与家长同学分享的过程,感恩每位学子的付出。

考入好的大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但不是唯一的一步。无论如何,请不要低估每个孩子的潜力!无论如何,终身学习仍然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课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