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明白了,却还是做不好?

道理都懂,但做不到

一个比较要好的同事离职了,他为人热情,性格幽默,很能调动团队氛围。也正是因为他的好性格,工作上不够强势、原则性不强导致很多工作无法较好地开展。工作一年后,压力积聚爆发,他终以“不适应”为理由提出离职。而当领导试图通过教授工作方法来挽留他时,他却以“道理我都懂,但是做到真的很难。”这句话给自己的这段职场经历画上了句号。

和他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常忍不住给他提出一些改善工作的建议,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很认同和接受我的建议,但对于践行和改变,却总能找到许多“强有力”的理由来解释自己如何办不到。之后就没有之后了,一切照旧。

韩寒曾说:“听过太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不相信这个道理的套路符合自身现状;因为害怕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受到质疑和挑战。

“我明白”并不代表“我愿意去尝试”、“我相信能够改变”和“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寻找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借口就成为了对质疑与挑战的一种习惯性防卫。

这些习惯性防卫让我们可以依旧维持自己的观点及理念,继续安于现状、坚持自我或选择逃避。

如果自己陷入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你学习再多的新方法、新观点又有什么用呢?——摘自成甲《好好学习》一书

一样的道理,懂再多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

如何打破这种思维固化?

  1. 重大事件刺激
  2. 受教育程度变化
  3. 年龄的变化
  4. 打破习惯性防卫

前三项很管用,但我们很难轻松主导,最后一项我们却很容易做到。怎么做?

对一切质疑和挑战敞开心扉,克制自己的习惯性防卫。

要打破习惯性思维,我们首先要建立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摘自成甲《好好学习》一书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前阵子热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电影中两个女孩刚开始是很不理解父亲对他们的严格要求。面对严酷训练她们是被动地、消极地,甚至想方设法地逃避。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她们参加朋友的婚礼前,婚礼上,和朋友的一段对话成为了她们人生的一个拐点:

















朋友的观点触动了他们,她们开始反思、行动以及积极转变。最终这个拐点成就了她们。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初她们依然固执己见、贪图安逸、逃避训练,那么结局会是什么样……






一年后,计划若失败,生活将恢复原状——洗衣、做饭、做家务、嫁人、相夫教子……

当下,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到她们那样,面对严格管教,能够听进道理,接受父母和师长的良苦用心,积极转变。相反,因思维固化、目光短浅、贪图安逸错失了快速成长和成就自己的机会的人,比比皆是。

乔布斯曾说过:我特别喜欢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摘自成甲《好好学习》一书

当你感觉最痛苦的时候,也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今日大雪,仲冬已至,大雪有乐事五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月令釆奇阅读 2,990评论 2 1
  • 1. myriad services 大量服务 2. beset by misconceptions and op...
    Bebevino阅读 1,391评论 0 0
  • 云舒清晨感悟: 早上凤鸣湖锻炼,遇到一位初二孩子妈妈,相互打招呼,她问,"早上走几圈?″,我说"半圈就回去。″她笑...
    云舒工作室阅读 1,5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