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宋高宗时宰相,杀害岳飞,残害忠良)当权时,有一个读书人伪造秦桧的信,拿去见扬州太守(管理州郡的官吏)。太守发觉是封假信,即将信没收了,把这人押斥回去交给秦桧发落。秦桧见是这么一回事,反而给他一个做官的资格。有人问秦桧是什么缘故?秦桧说:“有胆量伪造我的信,一定不是个普通人,如果不用一个官格套住他,他也许会投靠南方或北方敌人的。”
西夏(宋时国名)侵犯宋朝的时候,有姓张、李的两个男子,想用文章去求韩琦(安阳人,带兵很久,名重一时,甚得朝廷倚重)、范仲淹(吴县人,字希文,苦读成名,带兵守陕西,号令严明,西夏人不敢冒犯)提拔他们做官,又觉得毛遂自荐不好意思,于是写诗刻在石碑上,请人拉过韩、范的府门。
韩、范二人认为行迹可疑而不予以任用。
过了很久,二人无法可想,跑到西夏去了,化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西夏国王李元昊得知此事,觉得很奇怪,就招他们来问话。话谈得很投机,于是任命他们为谋士,终使西夏成为北宋边境上的大害。上述秦桧的作为远胜过韩、范二人。可说是下下等人偶尔也有上上等的智慧吧?
有人假造韩魏公(韩琦,封魏国公)的信去拜见蔡君谟。蔡君谟心中虽然怀疑,却觉得此人性格豪爽,于是送了他三千钱,还写了回信,又派四个当兵的送他,同时送了写水果一类礼物给魏公。
此人到京城见魏公,当面认罪。魏公慢慢说:“君谟处事谨慎,恐怕无法达成你的心愿。夏太尉(指夏竦,太尉官名,专管军事,相当于武丞相)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又为此人写一封信给夏太尉。家里人认为不怪罪此人已经够宽容了,不必要再写信。
魏公说:“这个读书人会模仿我的信,又能说动君谟,才器必定不凡。”
此人一到关中,夏太尉果然给他官做。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苏东坡(即苏轼,宋·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的。
苏东坡在哲宗元祐年间到钱塘(杭州)任职。上任之初,都商税务(掌管赋税的官吏)捕到一个逃税的人,是南剑州乡贡进士(由州县官选拔再推荐给京城的书生)吴味道。他冒用苏东坡的名衔密封两大卷轴要送到京师苏侍郎(东坡的弟弟子由,任职门下侍郎,是门下省的长官)府第。
东坡问他卷轴里装什么东西。
吴味道惶恐地说:“我今年秋天荣幸地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凑集了十万钱做为赠别的礼物送我。我买了四百丈建阳薄丝,但想到沿路所有的税务官署都要抽税,到京城时怕剩下不到一半数,所以私下设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且爱提携奖掖读书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而已。纵然事情败露,也一定能得到宽恕。』于是假借先生的名衔把丝封了起来。来到此地,却不知道先生已经先来到这里任职。真是倒霉,我也无话可说了。”
苏东坡看了好一会,笑着呼唤管文书的家仆把旧封条除去,换题上新的名衔,附上“送至东京(开封)竹竿巷”字样的箋条,又亲手写了一封给弟弟苏子由的信交给吴味道,说:“前辈这回即使拿到上天去也无妨了。”
第二年,吴味道考中进士,特地前来答谢。
这两件事都是有器量的人促成人才智得到发挥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