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感到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自卑情结"。

对于如何获得自信,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自己有过一些思考:

之前我认识到的获得自信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先尽可能地了解世界,认识并承认其多样性,再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一些特点,从而获得自信。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并承认广泛存在的多样性,包括周围环境和个体的多样性,这个事实使我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另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每个人擅长的事是不同的。自信的获得需要一些现实经历或外在条件作为支撑,当我们确定自己在一些事情上可以比别人做得好时,我们就会肯定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从而多一些自信。至于那些确定自己已经努力过,却也没有做好的事,就相信多样性的安排,留给那些更擅长那类事的人去做吧。

相较于我通过在某些方面与他人比较而获得优越感,作者在书中阐述的以「合作」为核心的降低自卑感的方法,显然更为系统和透彻。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人类必须面对的三个事实(资源有限、合作解决问题、人有性别之分)出发,剖析早期记忆、家庭和学校对成长的影响,解析犯罪、职业和爱情婚姻等的本质,让读者对各种社会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帮助我们认识正确的生活意义。

总的来说,我们处于人类社会之中,绝大多数事情需要合作去完成,天才的定义是他人公认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是建立在至高无上的效用上的。因此,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做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增长。

假如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就会乐于与他人进行合作,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多,自我价值也会相应增长。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其实是社会中的其他人赋予的。

读完这本书,让我接受了一个观点:在某些方面与他人比较而得来的优越感并不是自信的源泉,与他人合作创造社会价值才是。同时更加认识到童年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对一些社会关系的处理也有了新的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前总是时不时能听到长辈们在教育下一代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蕴涵了什么人生哲理?...
    Kkou520阅读 405评论 0 1
  • 下载简书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帮我戒掉游戏,复盘自己每天的生活来告诉自己游戏的无用和自律读书的益处。二是在这里...
    四月和三月的风阅读 267评论 0 0
  • 阅读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如饮美酒,甘冽醇美,回味无穷。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如何“放下自卑,...
    画猫成虎阅读 527评论 0 1
  • 早上坐在茶几旁,茶几上有一瓶子,两只小乌龟正在里面,互看对方,正好像在聊天。我正想找个小棒来戏弄一下它们,...
    总不言弃阅读 381评论 0 1
  • 最初是带着问题来读这本书的,就是怎么让自己变得不那么自卑。因为自我感觉是一个自卑感很重的人,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自己...
    每天迈进一大步阅读 36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