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刘安娜160806
最近两天更文不稳定,断断续续,因为最近忙于收拾新居搬家各项事宜,白天在外面跑一天,晚上能挤出时间运动就不错了,每日一更也无法保证了。一开始我也想过是不是咬牙坚持写一写,但想到不记得谁说过“你要努力,但不要拼命”,更何况,极度劳累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也没办法保证质量,不过是凑数罢了,说服了自己以后,昨天我就高高兴兴地休息去了。
今天的时间要稍微充裕一点,又想到了写文这件事,不写点什么好像有点手痒。但在外面跑来跑去,我最近正在读的书也搁置了,正好这几天接触到的一些销售员,两两对比,高下立现,关于敬业和专业有了不少的感慨,觉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昨天我和家人去本地一家据称有10000平方的家居体验馆买家具,这家家具馆走的是现代简约风(据说模仿某北欧品牌),里面有四层,每一层都特别大,在我们看到沙发的时候,咨询旁边一位导购员看中的款式是否有心仪的颜色,还真的没有。而且她告诉我们即便是有现货的配送也要等近两周,但有些我们是想尽快用起来的,于是这位导购员就帮我们分析,急着用的家具可以拿商场里的样品,也是刚从库房运过来的,不急着用的可以等一周以后送货,这其中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
她对商场里的家具如数家珍,我一描述家具的样子或者说出价格她就知道是哪个系列的哪一款,是什么材质,摆放在哪个位置,还有没有现货,都有什么颜色,比如我一说在一楼电梯旁边看中了一张床,她就脱口而出那张床是黑色的,高密板的不是实木的,才有1米宽;
第二:
她完全明白家居的布置需要,也特别清楚每一件家具的摆放位置,带着我们从四楼走到一楼,毫无周折地找到了我们之前看中的款式,选定了床、沙发、衣柜、书柜,并及时地推荐了餐桌和椅子,并在我们询问的时候肯定的告诉我们这套桌椅是实木桌椅中尺寸最小的,我们四处一转果然是。
第三:
她态度特别好,在我和家人热烈讨论到底要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等等话题的时候,面带微笑,丝毫没有不耐烦,并及时提供自己的建议,例如如果定了这款床,那卧室里的衣柜最好搭配成相同色系。在我在两张床之间反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也反复帮我对比两张床的异同,在我最后放弃全实木床改选了一张小一点的时候,她也丝毫没有觉得赚得少了而不高兴;
第四:
她主动提供了额外的服务:因为有些家具我们想要尽快用,就需要自己联系车运货,她主动联系了店里的送货师傅单独跑这一单,并帮我们讲价;并在没有心仪的颜色的时候主动提出来向仓库下单定制,尽量都安排成喜欢的颜色;主动告知店里现在的优惠活动和扫码赠品,并把到货自提的订单分开做,争取折扣。
因为有这位导购员的专业服务,我和家人大大节省了到处搜寻和反复对比的时间,效率奇高的一个小时就买完了全部家具,接下来的时间就只要在家里等着签收货品就可以了。可以想象,如果未来有人问我买家具去哪里,我一定会推荐这家家居馆,还会推荐这位导购员,因为她帮我们节省了时间,节省了钱,还让我们心情愉快的刷卡掏钱。
——02——
昨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却让我忍不住翻白眼。因为房子有一个小阳台是开放式的,想着还是封起来,可以遮风挡雨,开放着灰尘也很大。就到了附近的一家挂着封阳台招牌的店,早上先咨询了一下,店里的人表示他们对这个小区很熟悉了,张口就说窗户都是不锈钢材质,说小阳台可能面积小,不足2平方米,只能都按2平方米计算,一平米260,一共520。觉得也比较合理,就同意了。他们表示要上午先去测量,我们也OK,只不过我们还要去买家具,上午不在,让他们先去测量(家里请了工人在刷墙),等我们回来再交钱下单。
下午2点左右他们打电话来表示量好了,是不是还要做纱窗,需要另加50块钱。家人表示也可以,说我们这边尽快结束尽快回去。结果等下午我和家人从家具城打车冲回小区楼下,店里不是像早上一样一个人在,而是三个人在,告诉我们窗户量好了,2平米算600块,纱窗另做100块,旁边有个缝隙需要做封闭要300块,你们就给1000块钱吧。What?!不是520+50=570?
三个人开始指手画脚告诉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旁边的缝隙不封上会如何如何,不等我们反应三个人又开始说着自己家的方言讨论,我不是说方言有什么问题,但你们现在是在和我们谈价钱吧?是不是应该用我们能听得懂的语言?或者给我们时间说话?如果都是这么做的,你们还特意问过了哪个小区哪栋楼,早就知道该用什么材质做窗户,那你们也就早知道这个小区的阳台窗户需要封闭这个额外的缝隙,早上咨询的时候怎么不说?就算早上没想到,量完窗户打电话的时候为什么不说?
从早上咨询的一个价格,到中午加了东西一个价格,到下午又冒出来一项又加了价格,这难道不是坐地起价吗?就算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钱,早一点说让客户有个心理准备,不是比过去一天了突然扔个炸弹在客户脸上,打人一个措手不及更好吗?更何况,旁边的一个缝隙那么小,为什么比一平米封阳台的价格还贵?
如果他们真像自己说的那么专业,就该早知道这种情况,早点告诉客户,让客户斟酌,否则就是根本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专业;要么就是中间加了价格,发现好像这些人挺好说话,干脆再加点,捞一把是一把;又或者就是干脆什么都没想,我就这么量,我就这么喊价,至于你想什么,我不管。无论真实情况是哪种,最后结局就是我们气冲冲地走了,想必他们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生气。那当然,我以后是不会再找那家店做任何东西了。
——03——
同一天发生的两件事对比太明显,让我忍不住想为什么会这样,也想起了自己刚出校园第一份工作的经历,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自己该如何敬业又专业的表现,因此没有抓紧入职头三个月时间深入学习行业知识和改进基础技能,也没有抓紧一切机会挖掘表面简单的工作背后的深意,更没有为自己从秘书到助理以及到管理人员的隐形发展路径付诸努力。尽管后来我又获得了其他更好的机会,但这个平台可以给予我的我都错过了。
敬业是衡量一种投入的程度,专业就是衡量你的投入是否有效,是更高级的衡量投入的尺子,因为无效的投入也就不算是投入了。就像每天翻一翻琴谱俩小时,然而从来不拿起琴来练,这样“投入”了三个月,还是不会弹琴;或者每天翻看简书上的各种文章,关注各路作者,照着书单读书,从来不动手写,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作品,提笔(或键盘)就胆怯。
要想专业,就要一头扎入到自己的工作里,吸取一切以这个工作为中心展开的外围知识和技能。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你知道公司的组织架构如何,有多少部门,每个层级有多少人,你所在部门是核心部门吗?如果不是,如何与核心部门紧密相连?你在公司的成长路径是如何的?每一步提升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你现在公司内没有明显成长路线,你该如何曲线成长?你的公司所属行业的薪资分布、顶尖公司竞争优势及区域分布、国外顶尖研究成果,这些你都知道吗?
类似的问题可以写上一千零一条,没办法在一篇文里赘述,而核心其实只有一个问题,也就是“你知道如何做到出类拔萃吗?”
无论是采铜大神的《精进》之路,还是《精要主义》中“精益求精”的思想,都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专业。如何做到专业,却不是一本书或者一个人能回答的问题,只有在当下这个情境中,当下这个位置上的你,能为自己解答。我写下上面这些话,也仅仅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敬业”其实是一种停滞和自我满足,让对未来的渴望和恐慌发动你的“专业”马达,扬帆起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