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抱怨: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花了好几天时间收集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掏心掏肺把自己的血泪教训和干货经验分享给读者,饱含期待地等着读者的反馈。
结果:
为什么没有人打赏?
为什么没有人点赞?
为什么没有人评论?
为什么连阅读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蓝瘦,香菇!
对于套路,我们总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不真诚的勾当和手段。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套路得人心呢?是大部分读者都理解不了还是我们自身的表达方式不对呢?在这套路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规律可循呢?
弗兰克 老师在课程中讲到写作时我们要避免停留在发泄情绪的抱怨和自嗨的层面,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沟通,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我们和读者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我们和读者都是一个战壕,这种一起“扛过枪”的相似经历和感悟,这种过命的交情,给你点个赞,打个赏又有什么难呢!
古典老师说,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我们如何像庖丁解牛一样对文章进行反向拆解,熟悉文章的框架和脉络,进行谋篇布局,达到神乎其技的效果呢?选择自己写作课程中弗兰克 老师介绍了5种常见的写作框架,让我对常见的文章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重新点燃了写作的希望。
下面以自媒体大咖Spenser的一篇10w+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为例,站在作者的视角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拆解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让我们在得人心的写作“套路”上越走越远。
“故事+金句+论述”的“套路”:故事引人入胜,金句频出,论述简练自然,带来了多重的视角和丰富的阅读快感
通过对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进行拆解,不难发现,整篇文章的框架采用了“故事+金句+论述”的模式。由故事进行引入主题:大多数人传统的稳定的工资收入模式,在这一轮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正在变得越来越尴尬,你的价值可能被远远低估。在观点的论述过程中,依旧沿用了“故事+金句+论述”的框架模式,故事涵盖了一线城市中等阶层国有银行,四线城市的公务员,交通部门辞职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到互联网领域创业者。故事简洁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刻画,事件,冲突等展现的非常清晰。同时金句频出,论述简练自然,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冲击和激发内心的动力,忍不住点赞!
作为一个写作小白,默默的去看弗兰克 老师的写作课课件,闭关修炼,左手素材倚天剑,右手框架屠龙刀,内练金句心法,汲取众家之长。开始行动,持续行动,不断输入,持续输出。假以时日,写出爆文,江湖再见!
附:用故事+金句+论述的框架对《和弗兰克学写作,我收获的几点改变》进行谋篇布局
改变一:明白为什么开始持续写作
故事:
从弗兰克老师为什么开始写作引发出自己为什么开始写作的思考?弗兰克老师的动力是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成为儿女的榜样。
我的动力是在煤矿相对闭塞的环境下修炼随时走出体制的能力,给自己喜欢的女孩写情书。
论述:
明白自己为什么写作,有时候比写作本身更重要。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讲的很棒,但是在迷茫困顿无法坚持写下去的时候如何坚持下去,找到内心的源动力,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开始写作,为什么持续写作显得更加重要。
金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最好的关系是价值对等
改变二:思维上的突破和新工具的使用
故事:
自己从思维导图的小白,不敢使用,不敢跨出一步,到大胆尝试,到欲罢不能。
论述:
互联网时代新工具的有效使用,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工具的使用和熟悉需要一个过程,跟任何时候的学习是一样的,都是从小白到熟悉,都会有害怕痛苦迷茫的过程。
金句:
make one more step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改变三:改变的,不只是写作
1.目标感更强
每天列目标清单,进行打卡监督
不断调整,去设置合理的目标
设置奖惩和deadline
2.删繁就简,合理有序
思维导图:逻辑性
有道笔记:素材分类整理
3.吸星大法,学习他人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