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的时气有六之气,分别是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少阳相火、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
这个听起来就很难理解了,所以你们不用强记,也不需要通篇背诵,只要知道六气这回事儿,和他们分别主什么淫邪就好。
什么是淫邪?就是当这个六气分别当家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邪气当道。比如初之气厥阴风木,它的邪气就是风,因此那时候本身肝木疏泄失常的人,就很容易犯肝风内动的病。所谓外风引动内风,本气自病。
概述一下,六气对应的六淫邪就是我们如雷贯耳的风、火、暑、湿、燥、寒。
那小满之后是第几气呢?第三气。它当令的时间是从小满到大暑,其中包含了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
因此小满后暑气霸屏。
暑病是什么病?就是一般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肠胃感冒,到了暑气这个时气里,就变得怪怪的,不那么好治了,非要多一道祛暑的工序才行。
相信一定有朋友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好好的受凉感冒,之前两包风寒感冒颗粒搞定,或者三包小柴胡收工,到了小满之后,都不好使了。一个感冒发烧几天没治好,感觉中医白学了。
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是这样解释暑气这个问题的:他说,人和天地是相呼应的,人的脾胃就好像大地。所谓暑气,就是天地之间的热到了地面之上,就成了暑。暑为火,火在土上必生湿。那对应人体,如果体内的火到了人体的上焦,在脾胃之上,就会让脾胃生湿。
这就是暑气在人体的表现——脾胃有湿。
脾胃有了湿气,当然受纳和运化的功能就会减弱,人体的小圆圈也不能正常运转了,因此我们中暑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闷,上面的浊气下不去,下面的清气上不来,头晕目眩。没有胃口,食欲不振,吃了东西难以消化。
要是此时受了风寒或者风热之邪,邪气就会和湿气相互勾结,缠缠绵绵到天涯,彼此互阻,谁也别想轻易脱身。因此我们治疗感冒想要除邪的时候,必先除湿!
这时候舌苔一般都是湿腻的,有可能白也有可能黄。另外就是,即使发烧了,也不怎么口渴,或者口渴也不太想喝水。因为体内湿气重,身体会很自然的排斥再接受更多的水分,脾胃表示代谢不了。
有了暑湿这个概念在心中,然后再治当季的感冒,那么用药和疗效就会好很多啦。
风寒和风热本来该怎么治怎么治,就是再加入除湿的药就好,彭子益先生最为推崇的就是三仁汤减味。
三仁汤本来的组方为:
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
功效为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利湿清热而健脾,可以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滑石利湿清热解暑,通草、竹叶可助清利湿热;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痞,可助行气化湿之功。
“诸药相合,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暑解热清,则诸症自解。”
所以本身三仁汤就可以用来治疗暑热之病,辨证要点为有湿有热,但是湿重于热。那如果热重于湿呢?就可以在这个方中加入连翘、金银花、生石膏等清热之药。
上方是治疗实证的。
要是温病虚证还挟湿,就直接用三仁汤与乌梅白糖汤合方,彭子益先生的组方如下:
薏苡仁9克,苦杏仁9克,白蔻仁9克,半夏6克,生甘草3克,白糖15克,乌梅2大颗。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此时的辨证要点,除了湿证以外,脉一定是轻按洪大数,深按弱细濡滑。另外小便短少,大便溏薄。
藿香正气水,中成药。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这里的辨证要点就是受寒,舌苔白腻,常伴有恶寒无汗的症状。另外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中成药藿香正气水里含有酒精,因此喝完就不要开车了,会被认定为酒驾,我真的没骗你。我每次只喝一小瓶就上头,特别明显。
解决暑湿的办法和用药有很多,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只要有除湿这个思路,用芳香化湿的药,怎么变化都行,效果都好。
在暑气来袭的这段日子,希望大家都能除的一手好湿。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