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打了鸡血的小蜗牛
沈梦辰这个自称“招黑体质”的主持人,因为问了女星年龄和身材的问题,在《声临其境》中又又又又招黑了,原因无非四个字:不会说话。可能沈梦辰也不是故意的,又不是第一天上电视了,专业素养还是有的,毕竟录制节目谁都会有说话不当的时候,无可厚非。但却给我们提了个醒:好好说话
老人们常常告诫小辈儿要——好好说话。但,什么是“好好说话”,为什么要“好好说话”,如何“好好说话”?
今天我们就聊这个。
一、
“好好说话”就是要求我们注意注意时间、地点及对象,以此决定我们说话的内容、方式、语气和用词。
我把“说话”这件事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是说话。人生一张嘴,正常情况下几岁的孩子就会说话,然后终其一生都在说话,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从事各种工作,都需要说话,这都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把它称为最低层次的说话。
第二个层次叫“不说话”。说话很容易,因为太容易了,所以“不说话”就显得难,故而我将其称为第二层次的说话。好像呼吸,呼吸很容易,从出生我们就一直在呼吸,但你停止呼吸五分钟试试看,停止呼吸三分钟试试看,哪怕一分钟,恐怕滋味都不会太好受吧?
我们每天遇见各种不平,听见各种抱怨,总有某些时刻,让你觉得胸中块垒难平,想要一吐为快,这时候,“不说话”尤其难;同样我们也会遇见各种喜悦,当我们欢欣鼓舞手舞足蹈之际,“不说话”尤其难。而所有的“授人以柄”,又多在此刻。
所以,大悲大喜大愤怒,最是口不择言时。
最高的层次是好好说话。白岩松说: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说话还不容易吗?他的意思是好好说话不容易。
好好说话确实不容易。且不说我们每天要面对的生活复杂多变,各色人物良莠不齐,就是简单的家庭生活(其实也不容易)中,好好说话也不容易。有我们认知的原因,也有情感的原因,大学时放假回家,和母亲相处,好不过三天,一定会吵起来,后来慢慢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加上性格变得柔软些,好好相处的日子由三天增长为七天,又变得更多。
二、
好好说话不容易,但我们仍得好好说话。
很多时候是出于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将人类言语行为理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其中间接言语行为,比如我们生活中的委婉语,就是为了符合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所有被人说“不会说话”的人,多多少少都违背了这一原则。比如沈梦辰在《声临其境》猜人物环节在明知对方是女星的前提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询问嘉宾的年龄和身材这两个隐私问题,无疑触犯了多数女星比较忌讳的问题,“招黑”“遭怼”也就并不奇怪了。
所以,别人不喜欢的,能不说也就别说了。
你以为你是在直言不讳开玩笑,别人也许不这么以为;
你以为你性格天真率直,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情商低的表现;
你以为你是忠言逆耳,前提是对方真的需要你这逆耳忠言么?
更根本是为了交际的继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需要交际的继续,哪怕不是那么重要的场合,冷场或者尬聊这种事,也是越少越好吧,这时候,需要你好好说话。
比如去亲戚家吃饭,如果不是像你爸妈那么亲的亲戚,对于人家的饭菜就不要挑挑拣拣的了,又不是你的服务员,凭什么受你的挑拣。总要考虑一下人家招待你的辛苦不是?就算人家女主人不在意,总要考虑一下男主人不是?就算男主人不在意,总要考虑人家的孩子不是?人家的爸妈,有多少义务为你们服务还得接受你们挑三拣四?还是那句话,也许你以为你是天真率直,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情商低的表现。
饭菜只要是热的,说话就不要那么冷了。
如果不想成为“聊天终结者”,那就好好说话;
如果不想成为“冷场收割机”,那就好好说话;
如果不想总是别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那就好好说话。
三、
总是说要好好说话,如何好好说话呢?
我的建议就四个字——三思后言。俗话说:三思而后行,那么说话也是一种行为,所以也应该三思而后言。不论什么样的场合,面对什么人,说话之前好好思考一下,没坏处。
这是一种习惯,哪怕就是和你的舍友在一起,和你的家人在一起,说话之前多点思量,养成三思后言的习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好说话,有好处没坏处。
如果做不到,可以退而求次——不说话。
不说话不是封闭自己,而是心里清楚,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这同样不易。
最后想说一个认知的问题。
有人把好好说话看成是工于心计,是城府很深的表现。我想说,说话是一种技巧,甚至是一种艺术。
你若心怀磊落,光风霁月,何不锦上添花,好好说话?
你若梦想拥有开挂的人生,先别说别的,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和以诚待人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