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我反省,很多人一定会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到做到反省自己。不仅如此,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很少或者几乎不反省自己。
自我反省,是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些是因为我们不够细心,有些是我们的能力不够,有些是我们没有正确处理好相关利益方的关系,有些是因为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有很大的缺陷。
不管是那种原因导致的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都值得我们事后好好思考整个事件的过程,并反省自己。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自恋的。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的正确,倾向于认为自己没有错误,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的优秀,以至于潜意识里非常反感自己被否定。
回顾以往的经历,当有人指出我们做错了一个事情,我们是不是会有一种想要立即反驳对方的冲动?即使对方非常委婉地给出了理由和更好的方案,我们也表示了接受,甚至心里也已经接受,但我们此时很可能并不是那么开心。因为我们感觉自己遭到了否定。
这种心理现象在争强好胜的人那表现的更明显。他们甚至会情绪激动的反驳对方,甚至攻击对方。
反过来,如果我们是那个指出别人错误的人,我们就真的是正确的吗?习惯于指导别人的人,一般都有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可能他认为自己看了不少的书,也可能他觉得自己见多识广,甚至觉得自己博闻强识。可实际上,一个人懂的越多、见识越广,越觉得自己无知,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更多。苏格拉底说,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都被自己骗了。
无论是好为人师的指责者,还是被指责的人,其实大部分都会忽略真理的客观性,一心只想维护自以为的正确性,最后于人于己,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
同一个事情,对习惯于自我反省的人和从不反省的人来说,得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没有反省自我的习惯,很大概率上,一个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除了给当时的我们带来了一些应激情绪反应,基本不会留下什么更多的价值。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最后下次遇到相同问题时,依然会跳同样的坑。
但当我们在事后去回顾整个过程时就会发现,我们仿佛开启了上帝视角,在另一个高度和广度来客观地看待和分析整个过程。没有了身临其境的紧张和窘迫,我们反而可以很轻松的发现,原来当时的自己有这么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进一步,我们自然就会愿意去思考,如果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去做才可以做到更好。
整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如此简单,但它产生的效用,却是非常之大。既然自我反省的性价比如此之高,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多反省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