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为先,“实”托底,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句话话深刻诠释了“干部干事”“为官有为”的真谛。
“干”为先,意味着领导干部要有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决心和魄力。敢于迎难而上,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赢得主动,在挑战中把握机遇、抢得先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时,不能犹豫不决、畏缩不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墨守成规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干”为先,绝不是蛮干、瞎干,而是要巧干、创新干,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创新思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托底,要求我们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实”是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的决策犹如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却无法落地。只有基于实际的思考和判断,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真正推动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规划发展时,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实”还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工作的成效不是看文件发了多少、会议开了多少,而是看实际问题解决了多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多少。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力戒空谈,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见成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干”与“实”的结合,是对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高度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领导干部以“干”为先,以“实”托底,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大干快干的冲劲、苦干实干的韧劲、巧干会干的闯劲,向实处着力、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在“干”与“实”的道路上,领导干部当以身作则,砥砺前行。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