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突破十三: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思考

01设计前的思考

    《积的变化规律》这一教学内容需要孩子经历发现、表达和应用规律的完整过程,这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材中第一组算式是:6×2=12;6×20=120;6×200=1200。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总结这个规律时基本上都会这么表达:“因数末尾增加几个0,积的末尾也增加几个0”。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功夫才能将学生的表达从“增加”“减少”引导至“乘几”“除以几”。

      教材仅对积的变化规律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两个因数都变,引起的积的变化,因此在设计小研究时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将做如下设计:

02积的变化规律小研究:

一、研究内容:教材51页积的变化规律。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对教师提供算式的计算,认真观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2)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提升自己的表达力。

(3)举例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再次完善自己归纳的规律。

三、研究步骤

1.计算下面两组算式:

(2)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

(1)改变了教材中例题的设置,避免学生在找规律时仅关注因数中0的增减和积中0的增减。

(2)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即:计算发现规律、总结概括,验证规律使学生能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观察两组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是:

(3)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

      通过四组算式的计算、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当把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积不变。

3.观察两组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我的发现是:

(2)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

      这是在积的变化规律中比较难的规律,两个因数和积都发生了变化,此题需要学生考虑三种情况:两个因数中一个因数乘的数大,另一个因数除以的数小,积将怎么变?一个因数乘的数小,另一个因数除以的数大,积将如何变化?一个因数乘的数和另一个因数除以的数一样大,积将如何变化?将学生思维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也是对学生思维高度的一次挑战。

4.我会用规律解决问题:

        长方形花坛的宽4米,它的占地面积是123平方米。如果宽增加了8米,长不变。现在花坛的面积有多大?

设计意图:

        此题的设置是为了打破一些学生先算长,再算面积的固化思维,当学生遇到除不尽的困难后,会逼迫自己用积的变化规律,宽乘3,面积也乘3。

03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将所探究的知识点描述出来,或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不仅是对研究结果的再巩固,也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次提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