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从古到今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简洁,幽默,形象的语言。其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起“引”作用,如谜面,后部起“后衬”作用,如谜底,非常自然贴切。在某种语境下,通常说出前半段,“歇”去后半段,才能领悟和猜测到它的意思,所以叫做歇后语。汉代历史悠久。沧桑5000年的沉淀,凝结为绝妙的汉语言艺术。这些歇后语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予人们的思考与启示,千年流传。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体味人生,洞察哲理,升华智慧。
历史性起源
“歇后”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唐代。所谓“郑五歇后体”,即《旧唐书·郑王传》列传中所说的“歇后体”。但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它的出现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像楚策四所说的那样:“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丢失的羊重新补好,还不算太晚。我们今天看到的歇后语正是如此。
词典: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一种多为大众所熟知的机智、形象的语言,在使用时可隐去后文,前文所指,如仅指“在棋盘上下棋”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等。
“中国语言文字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时故意用一句话或半句话少说一个字或几句的幽默语篇。一般有两种
第一个意思是歇后语,意思是省略成语末尾一个字而不说,也叫“缩脚”。比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个‘秋胡戏’,就是用它来影射‘妻’的,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戏。还有使用同音词的。例如,把“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二、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意思是可以省去一个句子后半句。比如《马尾拴豆腐》省去了《提不起》。有时还可以利用同音词。比如“侄子打灯笼——照旧(舅)”。
一些语言学家在研究歇后语的来源时,用来还述专著及其他相关名称。例如陈望道在《修辞学新编》中,把歇后语列入“藏词”一节;郭绍虞在《谚语研究》中,把歇后语纳入“藏语”一节;还有一些书把“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纳入“藏语”一节。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大部分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类
关于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再说了,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几样性质,要划分得很科学,就更难了。为方便查阅,在歇后语的词条中,凡带谐音词的都归为一类,其余的按比喻词的性质分为三类,共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谐音类。例如:
空棺出葬-目(墓)中无人;
这种歇后语就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的谐音,从原义引申出所需的另一个含义。看见这样的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到,因此也就更有乐趣了。有些书把它列在“双关语”中,也有其道理。
其次是喻事类。例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种歇后语是用客观事物或想象事物来比喻。若对设比事物的特征、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够理解后半段的“谜团”。
三是喻物类。例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样的歇后语就是以某物或某物,动物为类比对象。理解类比物的本质,就能理解其含义。
四是故事类型。例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种歇后语通常是指常用的比喻、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为比喻。以上两个例子,只要了解刘备、林冲的故事,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将多种类型结合起来,归为一个特征更加明显的类别。例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种歇后语兼喻、谐音,现归为谐音类。
综合以上分类,设比适中是歇后语的共同特征。但“总是十足的比喻”。在前半段中,歇后语的隐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些不恰当或不受欢迎的地方,有些还涉及到生理缺陷,迷信的说法和旧俗等等,这些隐喻都是为了获得它们的某些性质或特征,从而引出所隐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