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迟到的遇见

南门城墙外夜景

在西安打工至今有二十年了,亲眼所见西安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西安城墙也是我经常见面的西安古建筑,从一开始西安火车站城墙缺口,到后来修复完整。但二十年了我没有登上过城墙。

这次从弟弟处得知有免费预约可以上西安城墙的机会。我们一家四口,就在4月30日在网上预约到5月2日西安城墙免费票。

5月2日,阳光灿烂,下午,我们五点出发,坐33路公交到达东门,也叫长乐门,从这里登城墙,往南门走,然后下城墙,这只是整个城墙的四分之一段路程。

长乐门——东门

经过验网上预约码,通过,然后我们就登上了城墙,东门城楼。以前只是站在城墙下仰望城墙,这次是真的亲自站在城墙上,在比人还高的垛口处看城外。因为此时阳光灿烂,还是有些晒人,很多游客在城楼阴处歇息。我们继续顺时针方向,由东往南行走,地面的方砖因为年代的久远,有许多都已经坑洼不平,有许多年轻人两人共骑自行车环游城墙。而我们也随大部分游客步行体验。

东门正楼
东门箭楼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东南城角楼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每个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1961年03月04日,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西安城墙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望远镜看大雁塔

从东门经过东南城角,转过建国门和平门,那里直往南,就是大雁塔,城墙上安放了一个大望远镜,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大雁塔,我们也都排队从望远镜里看了看,大雁塔一下子拉到了眼前。再走到文昌门,这里有个魁星楼,也就是神话中主管文运的文曲星。每次我走文昌门路过,总会深情的多望两眼,也好让文曲星能关注到我,给我在文学才华上增加运气。今天终于与魁星楼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了。看到楼上的几放牌匾,有“状元及第”、“大魁天下”“鹏程万里”等。

魁星楼

魁星楼上的牌匾

一直走到南门,这个最壮观的箭楼,天色渐黑。本以为能在城墙上看唐式入城仪式表演,但其实根本看不到。就拍了些城楼上的照片,立此存照。

南门——永宁门正楼

南门箭楼

南门正楼

南门箭楼

站在几千年的古城墙上,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也体会到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名副其实。在今天我们中国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这是个伟大的时代,中国也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感受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