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之一粟,历史的一粒尘

原创       半江烟雨一山春秋


一、仰望苍穹,膜拜星辰大海,小小的我,是多么渺小,用“沧海之一粟,历史的一粒尘”来形容小我,实在是恰如其分。

欲望太多,想法太多,奢求太多,分外让我生出求而不得的焦灼和痛苦,总是蠢蠢欲动的心态,让我平添几多烦恼忧愁。

可见正确认识自我,甚为重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很对啊。

二、人和人相比,除了品德道德,我觉得就是个人才能了。个人才能,可是一个大话题,里面的学问高深得去了。

从五年小学到六年中学再到四年大学,一个人学到了多少知识呢?学会了多少才能呢?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除了品德培养之外,还要学会待人接物,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恋爱,学会交朋友,学会与同学同事邻里亲戚相处。

很多人说这方面的培养训练习得属于情商,我觉得这也是智商,要把这一些杂七杂八的关系人情处理好,没有一定的智商,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吗?恐怕不能,能做到没有麻烦,不惹事就不错了,至少对我本人来说是这样。

如果说与人交往打交道还可以勉强摆平的话,那么拥有出众的个人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困难事情了。生活中,我看到同样是大学毕业,但毕业后个人能力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比如说,我就看到有一些人能在北京上海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年薪十几万甚至三十万,而有的人却只能在地级城市甚至县城小镇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

这种才能和成就上的差距,才是最让人觉得是最不能接受的差距,我为什么比隔壁老王差那么多呢?我为什么比邻家小妹妹差别那么大呢?我为什么不如大表哥呢?大家不都是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路走来的吗?到了大学毕业后,咋就区别这么大呢?工作几年后区别更大了呢?我和他人的成就差距为何如此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呢?

三、所以我觉得个人才能上的差距,才是最最最让人烦恼的。是吧,为什么我就没有别人那么厉害?比能力,比学历,比成就,甚至比房子比车子,都能把人比出自卑来。古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真是真理,一点不假。

四、个人能力,个人能力,这个事情要深究的话,可就一言难尽,一时半会不好说清的了。

首先我认为这跟出身有关,否则为何那么多人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深信不疑呢?如果你父母不聪明,根据遗传的原理,你不可能基因突变,到你这一代突然变得很聪明。所以你不要抱怨你为什么总是没有你同桌回答老师问题那么快而准确,孩子,这不全是你的错,你爸你妈也得负担一定责任,因为他们自身没有优秀智慧基因遗传给你。

其次,我认为还跟个人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关,为什么要买学区房,为什么要择校,这些不都是教育条件吗?住在自己家里,总比寄宿住在学校里要好吧?这个方面我最有发言权,我天生就不喜欢和别人住在一起,要是家里人还好,同学我就很不喜欢,生活习惯不同,还会产生矛盾,比如地面不是我搞脏的,却要我来扫,我就不痛快:哪个搞脏的哪个负责扫嘛,干嘛要我扫?

我喜欢早睡早起,人家喜欢晚睡不早起,而且还是大多数室友喜欢晚睡不早起,你说这有多窝心啊?你起床得轻手轻脚,拿放个脸盆也得小心碰响亮了,所以寄宿制真的是太不方便,太不自由,太不人道了。然而外向性格的人就喜欢寄宿制,人多热闹,大声欢笑,欢歌笑语,高兴地说笑,有话就说,痛快,酣畅淋漓,有的人甚至喜欢与室友同床共枕啊,亲如兄弟手足。但是本人不喜欢啊,少数服从多数,我就活该忍受吗?

所以我固执地认为,有时候条件决定成败,我觉得有些人的失败,成就不如他人,并非因为他比别人笨,没有别人勤奋努力,而是因为教育条件生活条件不如甚至远远不如他人!

另外,和睦的家庭的孩子,显然比吵架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在培养人才上讲,双亲的家庭显然也优于单亲家庭。

这些外部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外因,我个人认为,也起着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决定性作用,是外因决定内因,而不是学生个人内因决定外部条件外因,一旦某个学生失败,就说外部条件外因不是决定作用,导致失败的根源还是学生本人这个内因,也就是学生自己本人导致了他学业上的失败。我觉得,这种说法这种评价结论是错误的。

如果条件一样好或基本相当无甚差异,学生之间智商也差不多,那么隔壁老王成功了,而我失败了,那我无话可说,承认是我这个内因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导致自己不如隔壁老王的个人才能和成就。

最后,就是个人的努力和意志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年纪轻轻就只图享受,那不要说成才成功,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了。

五、所以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出众人才,很不容易,是多种因素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如果你有幸成长成一个杰出人才,那么真的是闯过了千军万马,可喜可贺!

反之,如果你人到中年,依然平庸平凡,就该好好反思反省一下了,至少让你的后辈可以汲取你失败平庸的教训,期望他们有朝一日胜过自己的先辈,成功跨入成功人士的行列,实现跨越式发展,绝对反转,这也是不错的。

不是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是吗,富有种穷有根乎?

阿弥陀佛,佛度有缘人。

(全文完)

亲,谢谢阅读,请点下关注;

亲,点关容易,原创不易,且点且珍惜;

亲,谢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