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倒春寒,室外雨雪交加、气温直下零度,妻子不愿意出门买菜。她打电话给我问我中饭想吃什么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应她,中午烧碗索面吧。
回到家,妻子正在厨房里忙,没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索面就端了上来。碗的中间是一个煎得鹅黄的荷包蛋,温州特产酱油肉片和两只带壳的大虾干也正躺在碗里。喝一口汤,味道浓郁、口齿留香;咬一口荷包蛋,软糯流黄;自家晒的酱油肉味美质优;虾干鲜美甘甜;用筷子夹起如纱丝一般细匀的索面,嗦一口鲜软可口。因为汤头用的是高酒精度米酒,又加了些姜末,所以整整一碗温州索面,连面带汤吃到肚子里,从脚到头浑身上下都是暖洋洋的,正是这凛冽天气里驱寒的最佳选择。
在浙江特别是温州,无论城里乡村,凡老人寿辰,儿女和亲戚们都送索面贺之,以祝健康长寿。家里生了孩子,主人则要请亲戚、朋友、邻里来吃索面,分享添丁的喜悦。早年间的时候,温州市区的大街小巷,常常可以听到叫卖索面的吆喝声,而挑担卖索面的妇女大多来自瑞安乡下。
索面是瑞安的特产,历史悠久,不仅普通百姓爱吃,更是产妇月子里必备的传统食品之一,深含传统民情风俗的内涵。特别是妻子故乡的邻村,是著名的索面产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索面。制作索面的工序较为复杂,生产过程中常会按季节变化加盐和面,当发酵到一定程度后,便索成粗条挂杖,然后插杖上架,由人工拉成细丝晾晒,待干到一定程度则再成绞堆放在竹匾内进行包装。听说瑞安索面已漂洋过海,跨越国界,大量出口到有温州人生活的世界各地,深受当地侨胞喜爱。所以不管我们回瑞安探亲还是岳父岳母来武义,总是给我们带一大包的索面。
妻子说自己经常会梦到儿时游玩的场景和街头巷尾“索面——噢,索面——”那悠长的吆喝声。这细长的索面,一头牵着她,一头牵着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