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愤怒好好相处

“任何形式的发怒,都隐含着一种对环境和周围世界的攻击性”----维蕾娜.卡斯特(瑞士心理学家)

在平时生活中,愤怒的表现处处可见。

小朋友的撒泼打滚,捶胸顿足;成年人的怒发冲冠,拍桌子,踢凳子;老年人的心脏发作,轰然倒地……

其实我对愤怒的理解无外乎两点:

愤懑----气愤、烦闷(隐忍产生的自闭情绪)

怨愤----气愤、怨恨(不公平产生的悲观情绪)

归根结底,只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不满。无论是用语言还是肢体,只是希望对方可以回应;无论是认可还是辩论,只为找到能让愤怒所产生的情绪得以缓解。

找到一个可以坐下来谈判或叙述的氛围!

要想实现愤怒情绪与日常的自己好好相处模式。要与心性修为为主,也是在一次次火山爆发后的经验累积为辅。

一、自己与自己愤怒时

尝试深呼吸几秒,然后与内心交流,相信冷静后的愤怒情绪会转换成反思情绪。

二、自己与小朋友愤怒时

这就是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不良情绪。思维模式不同,意识就会有偏差。单纯的处事和生存意识,不会理解成年人的繁琐事物形成的意识状态造成的焦虑情绪。

那就需要冷静处理,提醒小朋友,暂时离开这座欲发的火山。

三、自己与成年人的愤怒时

这应该是最广泛,最容易被激怒的环境和人脉。

因为我们要在这个圈子生存,无论是情感还是利益,都会牵扯到情绪。

那就需要有效的修为心性。多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缓解愤怒的瞬间,或与心相违线的愤怒情绪所带来的后患。

因为并不是事事都会遂心地。要学会放下和适度妥协。

四、自己与老年人的愤怒时

这应该是生活中尺度最难把握的。

老一辈人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逆之,必然引起他们的愤怒情绪爆发。后果不是倒下就是恨你如眼中钉,老死不往来!

讲道理,他们又会以长辈自居,一整套理论以“吃盐比你吃米多”要挟你,让你话语权梗在嗓子眼,上不来下不去。

所以对待老人家,只好以偃旗息鼓、双手举起状态自居。

孝顺吗?以顺为孝!

压抑太多,隐忍太多,了解了原因。学会拥抱愤怒,宠溺愤怒。

就会化解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秤座,选择犹豫症。 在这之上再浇上感性的浆糊,粘稠、胶着,放不下、离不开、下不了决心。 经常面对一件事,内心其实...
    MissChiu阅读 1,207评论 0 2
  • 最后的雨 舍不得那一丝秋红 默默的 把泪藏入云中 站上山顶 向北方 借一阵风 摇落别离的伤痛 放下岁月中的来去匆匆...
    笔耕心田阅读 1,54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