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形式的发怒,都隐含着一种对环境和周围世界的攻击性”----维蕾娜.卡斯特(瑞士心理学家)
在平时生活中,愤怒的表现处处可见。
小朋友的撒泼打滚,捶胸顿足;成年人的怒发冲冠,拍桌子,踢凳子;老年人的心脏发作,轰然倒地……
其实我对愤怒的理解无外乎两点:
愤懑----气愤、烦闷(隐忍产生的自闭情绪)
怨愤----气愤、怨恨(不公平产生的悲观情绪)
归根结底,只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不满。无论是用语言还是肢体,只是希望对方可以回应;无论是认可还是辩论,只为找到能让愤怒所产生的情绪得以缓解。
找到一个可以坐下来谈判或叙述的氛围!
要想实现愤怒情绪与日常的自己好好相处模式。要与心性修为为主,也是在一次次火山爆发后的经验累积为辅。
一、自己与自己愤怒时
尝试深呼吸几秒,然后与内心交流,相信冷静后的愤怒情绪会转换成反思情绪。
二、自己与小朋友愤怒时
这就是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不良情绪。思维模式不同,意识就会有偏差。单纯的处事和生存意识,不会理解成年人的繁琐事物形成的意识状态造成的焦虑情绪。
那就需要冷静处理,提醒小朋友,暂时离开这座欲发的火山。
三、自己与成年人的愤怒时
这应该是最广泛,最容易被激怒的环境和人脉。
因为我们要在这个圈子生存,无论是情感还是利益,都会牵扯到情绪。
那就需要有效的修为心性。多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缓解愤怒的瞬间,或与心相违线的愤怒情绪所带来的后患。
因为并不是事事都会遂心地。要学会放下和适度妥协。
四、自己与老年人的愤怒时
这应该是生活中尺度最难把握的。
老一辈人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逆之,必然引起他们的愤怒情绪爆发。后果不是倒下就是恨你如眼中钉,老死不往来!
讲道理,他们又会以长辈自居,一整套理论以“吃盐比你吃米多”要挟你,让你话语权梗在嗓子眼,上不来下不去。
所以对待老人家,只好以偃旗息鼓、双手举起状态自居。
孝顺吗?以顺为孝!
压抑太多,隐忍太多,了解了原因。学会拥抱愤怒,宠溺愤怒。
就会化解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