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年正月十五,本应是阖家欢乐、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可对于年近古稀的我而言,这一天却满是孤寂与无奈。
上午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窗外传来阵阵喧闹声,是满街东北大秧歌,可以感觉到那灵动的舞姿,那锣鼓喧天的热闹劲儿,本应是一幅充满喜庆的节日画卷,可我只是随意听着几个同事在京津乐道。
中午时分,大姐夫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我和妻子晚上去他家共度元宵。本是一番好意,可妻子却不愿意去。我也没再多说什么,只跟她说,那就咱们俩在家过吧。
下午,外甥又打来电话,说要在酒店订一桌,大家一起聚聚。可一想到中午妻子的态度,我还是直接谢绝了外甥的好意。
回想起自己这几十年一路走来,真可谓是命运多舛。1959年,我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底子差,元气一直不足。1966年,好不容易到了上学的年纪,却又逢wen化大革命,作为hei五类,书都没读完,高中没上,就被撵回村里种地。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艰难又迷茫。1977年,我异地复读,可当时文革余波仍在,我被定为盲流,全部口粮都被扣了。那种无助和绝望,至今仍历历在目。
好在1979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又恰逢改革开放之元年,本以为命运终于有了转机。我满心憧憬着未来,一心想要转专业,以为能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可换来的却是降级一年。毕业后,工作了十年,却一事无成。还因为工作上的纠纷,被同事打得狼狈不堪。
一气之下,我决定投海创业,创办了光达化工。三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我以为自己总算有了些成就,公司也逐渐走上正轨。今天下午三点,公司就早早下班了,大门口车水马龙,员工们都托家带口,兴高采烈地回家闹元宵节去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里竟有些羡慕。这时,新当选的工会主席兼综合部长敲门进来,轻声问我:“大家都走了,还要留人等您吗?”我摇了摇头,说:“不用,你们走吧,我还有点事儿,晚会儿走。”
晚上五点多,我一个人开车回家。一路上,鞭炮齐鸣,烟花闪烁,可我却无心驻足欣赏。此时的我,只想快点回到家里,喝上一瓶浓香的啤酒,让自己疲惫的身心能得到片刻的放松。
回到家里的地下车库,里面异常地肃静,仿佛与外面的热闹世界隔绝开来,像是另一个世界。我乘电梯直达家门,打开门,家里空无一人。走进厨房,也是空空如也,没有一点节日的氛围,只有一盘未下锅的面条,孤零零地放在台面上。我赶忙打电话给老婆,她回复说在楼下,晚上煮面条。
这是正月十五?那一刻,我的内心有如秋风里、悬崖边、一颗枯萎的老树上飘下的落叶、无依无靠、随风而去。

乌乎,我的元宵节!孩子不亲,老婆不近,命里该然!铮钱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