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通话带来的启示——检视你的思维!

中午接了一通电话,让我受益匪浅。与我通话的人是一个职场人士,非常感谢她如此努力地、尽己所能地回答我的问题。让我得以在走出校门前,发现了自己的三大思维误区。

发现自己

01 经验主义误区

去年秋招时,我一心想要进入事务所做审计,于是只向事务所投简历,希望进入一个福利待遇双佳的事务所,即使压力大出差多也无所谓。这就是我就业时的初衷。后来在一个本土所的项目上实习了一个半月,反感于领导的奇葩,继而彻底对于审计行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完全不适合这一行。项目结束后,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进事务所了。

以上就是我的情况。她知道后,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一大思维误区——以偏概全,仅仅因为一个领导的奇葩就否定了整个行业。虽然在通话的一开始,我是拒绝承认这个事实的,但是随着通话的深入,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通话结束后,我仔细分析了下。在我和她说我不想从事审计这一行时,更多的是诉说那个领导的奇葩,却很少提及我对于审计职业的工作强度和出差等方面的不适应。也就是说,我是因为这个觉得领导奇葩而否定了这个职业,接着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不适合这样的工作,然后我去找来一大堆论据来支撑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的论点。没错,这就是经验主义了——先有一个铁打不动的观点,再去找许多支撑的依据。许多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也不例外。以前我是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倾向。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

“经验主义是一种形而下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对照上面的解释,再回顾下我之前下过的很多结论,我确实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而且还经常犯。我总是容易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人身上的一件事情记得很清楚,然后根据个例得出结论,接着推而广之,以为这就是事实。而统计学告诉我们,样本量的选择和大小对于研究结果影响非常大,以致于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还是那个例子,我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去实习是为了什么?我的目的何在?如果是为了通过短时间的锻炼,从而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我本可以收益颇丰的——这个领导确实把许多活都交给我,让我去独立处理。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没有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什么?——我把关注点放错了地方,本来我完全可以像海绵吸水一样地去充分学习,却把时间浪费在了抱怨他的种种奇葩行径上。这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损失吗?仅仅因为一个人就如此恶劣地影响了我的整个生活和工作,而且我还深知是这是个以后都不会遇到的人!如果算上机会成本(我完全可以利用那些时间来学习和提升自己)和沉没成本(既然人都来了,必须在他手下工作,一味地抱怨没有用)以及追加成本(反感事务所和审计行业,一提起必是满满的不愉快),我已经算不出来我的成本是有多大了!

好了,以上是我吸取的有关经验主义的教训,而如何改变呢?我想出以个好点子,以后下判断前,多方求证,看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例子时也要去积极寻找大量反例;再就是凡事从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苛求别人,学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02 学生思维的危害性

说到学生思维,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拿“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理由来慰藉自己,告诉自己该下班下班,干那么活干嘛呢?给了2K月工资却指望我去做该付4K月工资的活,我又不是傻子!但是这些人往往忽略了领导给你升职加薪的原因是,你做出了超越这个职位本身的业绩和表现。而这里就是学生思维的表现了。

但当她指出我的认知错误后,我羞愧地不发一言了。是的,我的认知错误就是喜欢用学生思维来考虑问题。但是却忘了,学校里,老师教的不好不该成为我们不努力学习或学习不好的借口,那样只是说明了你不够努力罢了。

还是我事务所的那个例子,她说,我把目光都投放在了指责领导诸多不满上了,却早就忘了自己来实习的真正目的了。她说,我们不论是工作还是实习或者说做任何事情,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或目标,无疑,在实习和工作时,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而至于其他方面,比如领导给你分了太多的活或领导为人奇葩等,这都不是我们应该在实习和工作时应该在意的。在意这些除了给自己找来诸多不满外,其他的一无所获,更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实习和工作。一语点破梦中人!真是万分感谢!

03 自我原动力的缺乏

没有目标,就很难有多大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也就马马虎虎,工作成果自然是很难保证质量的。而归根结底,就是内在原动力的缺乏——没有一个信念来推动自己努力工作,积极进取。非要得到外在的奖励或老师家长领导的鼓励之后,才会自动自发地去好好学习和工作,这样是不是太被动了?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外在的激励,那你就会轻易地放弃或者马虎交差?这是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该有的态度吗?

总结下,我因为经验主义而否定了一个行业,又因为带着学生思维去实习,同时又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实习目的,然后因为内在原动力的不足,最后得出结论——这次实习经历真是太槽糕了!此生再也不想去经历了。然而这是真的吗?我回顾了自己的三次实习经历后,才发现这次实习却是我受益最大的一次!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呢?请你回顾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都犯过这些毛病呢?不用害怕,相信我,你不是一个人!


时时勤拂拭

2017年3月16日下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永乐大帝二世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
    王立超阅读 6,033评论 3 20
  • 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永乐大帝二世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
    王立超阅读 5,820评论 1 17
  •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
    赣B七七阅读 14,559评论 6 38
  • 生活总要继续, 冰冻的土地锁不住春天的脚步。 你无语的忧伤满是刺痛, 我脆弱的沉默抵御不了四面的围攻, 黑夜与白昼...
    野菊芬芳阅读 2,563评论 0 2
  • 业力法则:在懂得因果关联,懂得铭印原则,懂得空性后可以,实际应用的实操书籍,但是我用了六年才看懂,实际是短路,没有...
    韦的消息阅读 1,23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