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泰山在山东和山西之间——这个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命题,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但不是如果我说泰山是秀美的,这个命题就糅合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不能对主观命题的真假做出随意的判断,就像我们刚才所做的那样。客观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没有争议的,但主观命题有。如果我想让某个主观命题被大家接受,我就必须为它作论证。

日常表达中,人们常常错误的将主观命题当做客观命题,并努力让别人相信自己是客观的,这很容易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对方对你的话产生质疑,从而达不到交流和说服的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对同事说:“狗狗特别可爱”,同事很可能说:“我不喜欢狗,狗很凶、又脏。”这个对话其实双方表达的都是自己的主观看法,但大多时候,我们确实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

记得我曾任职于一家少儿培训机构,当时就一次市场推广活动的效果和同事产生了分歧。我认为活动效果较好,同事认为差强人意。

我的理由是:在活动预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完成现在的效果数据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同事的理由则是: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很多问题。

最终,在市场部给出的活动效果评估数据面前,我们最终达成一致:活动效果确实不错,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原因就在于,数据清晰的呈现出活动投入产出比、与往期活动的效果对比、竞品类似活动效果对比等,这些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