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大师走进第二课堂---打开戏曲这扇窗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戏曲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唱、念、做、打”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浸润,第二课堂有幸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唐(喜成)派须生演员唐派创始人唐喜成亲传弟子、艺名“小唐喜成”、河南大学豫剧艺术传承导师袁国营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戏曲启蒙课。

精、气、神十足的大师!

    同学们都知道戏曲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可是大家都真正的了解它么?如果还不是很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推开这扇窗,进来瞧一瞧⋯

一、什么是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全国有360多个剧种,主要的有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秦腔、川剧、评剧、河北梆子等,京剧流行最广,其中豫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也是受众最多的剧种,而在我们的家乡河南广为流传的三大剧种分别是豫剧、曲剧、越调。

二、传统的戏曲脸谱有哪些?

传统戏曲脸谱是以一种颜色来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以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剧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人物的忠、奸、善、恶等。

戏曲脸谱

红脸:代表忠贞、英勇。

黑脸: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

白脸: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代表刚强、骁勇、有心计。

绿脸:代表顽强、暴躁。

黄脸:代表骁勇、凶猛。

三、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 、老旦等。

净: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如包拯、曹操。

丑:扮演戏剧的角色因为在鼻梁上抹了一块白色粉末,俗称小花脸。

    讲罢,袁老师身体力行、亲自示范"唱、念、坐、打"的步伐和招式。

亲自示范、平易近人!

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都想上讲台跟着袁老师学学招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小伙子"很亮眼!



很认真哦!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一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    当同学们欣赏了袁国营老师表演的豫剧选段后,都为之震撼、连连鼓掌称赞!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今后同学们也要积极了解祖国的戏曲文化、让"嘴巴动起来、步子迈起来、架式摆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