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肥。中秋和朋友在家里小聚,炒了几个家常菜,撑门面的是大杂蟹。“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金灿灿的蟹黄、莹润如脂的蟹膏,给我们的味蕾带来无限的溺宠。
饭后闲聊,看着满桌已经被剥离得干干净净的蟹壳,朋友突然说:“如果世间没有大杂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没有大闸蟹,对我们的生活能有什么影响?没有什么影响。大闸蟹毕竟不是柴米油盐酱醋,没有大闸蟹,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少了一道美食而已。
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土生土长,从小吃大闸蟹的江浙人来说,大闸蟹已经形成了我们的美食基因,没有大闸蟹的秋天是不完美的。
没有大闸蟹,我的童年世界会缺失一块。金秋的周末,小时候的我总会缠着母亲:今天有没有大闸蟹吃?母亲刮我的鼻子:就你馋,有你吃的。我家里六口人,母亲每次买回三只大闸蟹,用刷子把金灿灿的蟹毛刷干净,放到蒸锅里蒸。起锅时,我早就乖乖坐在餐桌上了。母亲帮我们拨开蟹壳,用小勺子把蟹黄拨到小碗里,然后把螃蟹一掰两半,给我们一人一半。母亲给拨在碗里的蟹黄伴上醋,拨在我们的饭碗里。每每吃完伴着蟹黄的米饭,我总是意犹未尽,心想着长大了就要一个人吃整只的螃蟹。这事我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我长大后,偶然看到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面有个情节,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中秋节阿弟只能吃半块月饼。为了吃整块月饼,他欺骗了妈妈,被妈妈发现后,他委屈地哭着说,他只想吃整块月饼。看到这,我感同身受,想着阿弟就是吃半只螃蟹的我。
那天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已经在给我们准备秃黄油了。秃黄油制作方法很麻烦,把大闸蟹蒸熟后,用小勺子一点点取出蟹黄、蟹膏,然后用猪油进行熬制。材料很重要,一定要选鲜活、肥厚的螃蟹。想象一下,舀一勺秃黄油,淋到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中,金灿灿的蟹黄蟹膏和米饭搅拌在一起,那色香味足以让人的灵魂颤抖。母亲每年都会给我们姐妹各做上两瓶,冻在冰箱里,等春节回去再一起品尝。
吃了大闸蟹,回家的日子又短了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