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一位爱书之人,平时闲来总会分享一下最近读了哪些好书。读一本好书使你不仅像和一位知己交谈般如沐春风,更像在迷茫中找到自我瞬间豁然开朗。那么在如今阅读泛滥的时代,怎样的一本书才能称得上一本好书呢?
从柜子间领导无意看到同事放了几本风格不一,叠放整齐的书落在架子上。随手拿出一本,当着我们的面说:“这本书装订的如此精美,不像我们那个年代,课外书是那么匮乏,那么紧缺啊!”
我看着领导手中打开的书,是果戈里的《死魂灵》。才疏学浅,没有博览群书的我确实没有看过这本书,还是附和道:“是啊,当今时代,书多了,看的人确少了。这本书包装如此精美,想必一定很精彩吧!”
“这可不一定,得看看再说!”说罢,领导拿着这本书走了。
今天去领导办公室,那本《死魂灵》被放在领导电脑旁。书签大约夹在书的三分之一处。
走出办公室,脑海中不禁思考仅过了三天,领导有没有去读这本书呢?是不是书签的位置正是领导读书截止的地方呢?进而引发什么样的一本书才是一本好书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跳跃。
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回忆我长这么大来所读的书,必修课程书的模样是一点也不记得。真正接触课外书籍是高中,还记得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时学的是理科,当午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深深的吸引着我读下去。哪怕上课铃响了,哪怕是任课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人。我迫切的想知道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后究竟如何坚强渴望光明地过着她的一生。最终在历经一下午加晚自习如外再加早自习读完了我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课外书。随后,海伦凯勒的事迹多次出现在我的高中作文中。
从此,我变对书籍有一种莫名的热爱。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加上高中看课外书的时间较少,带着这种遗憾进入大学。
本想大学会整天泡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但这只是想像,进入大学,智能手机,网络已是家常便饭。我的自制力属于比较差的一类,枯燥的书籍终究败给了网络游戏、手机视频、聊天交友这些丰富的活动。现在想想后悔莫及,因为偶尔去图书馆看书也是看一些小说、明星自传之类的书籍。现在能想起来的屈指可数。
图书的种类是无穷无尽的,就像用万花筒看世界一般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适合自己读的一本书。更不知道哪一本才是真正的好书,这时候我们不妨借助推荐图书的APP,先对这本书进行初步的了解,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买来读一下。买回来,你能读的下去,并且深深的吸引你还想读,不吃不喝的只想读完它,并且书中的内容你能理解产生强烈的共鸣。那么,恭喜你,你读到一本好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