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霍辉
看了很多牛人写的学语言的历程及感悟,我也有了一股冲动,想说说我们一家三口学英语的酸甜苦辣。
我们三口之家,宝儿现在是个初中生;宝儿爸是个研究生;而我,宝儿妈,是个本科生。我们仨,曾经都是英语学渣,分享一下我们的英语学习之路吧。不过,比起那些英语牛人,我们是弱爆了,只算是正在前进中的落后分子吧。
先说说我们仨的情况:我的英语,在学生时代,算是一般吧,高考英语:79分/100分满分,大学期间过了英语六级,二十年前的英语六级;宝儿爸,哑巴英语,一个单词都不会读,只会做题,高考英语89分/100分满分,十多年前读研究生时,通过了英语六级;宝儿,我们家的小马驹,小学英语尚可,口语较好(主要分享她的小学英语之路)。
先说说宝儿爸吧,他的英语逆袭之路最传奇。
1、宝儿爸:
单词不会读一个,高考英语不错→
大学没学一天英语,连蒙带猜过四级→
读研哑巴英语,坚持不懈练习疯狂英语→口语流利,顺便过六级
宝儿爸,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时农村的英语老师,水平都不高,尤其是口语,最差。他们英语课上老师从不教学生朗读单词和句子,所以他一个单词都不会读。但他们老师的强项是应试教育,一切都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转,英语课就是天天做题,幸好当时的英语高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只有笔试。
所以宝儿爸上学时,只会做题,考试分数很高,但单词一个都不会(开个玩笑,其实是读得不标准),反正二十年前的高考又不考口语,就这样,只会考试的他,高考英语还算不错。
上大学后,他学的外语是法语,所以四年本科,英语一天也没学过。后来他试着去考英语四级,居然过了,说起考四级的故事,会让你笑掉大牙。
二十年前的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和后面的题是连在一起的,他想反正一个也听不懂,干脆放弃了听力。二十题,二十分,全选C。把耳机放在一边,一分钟全涂完C后,开始做起了后面的题。
之所以听力全选C,是因为他曾经研究过,听力C的正确答案概率最大。想想也是,出题者怎么会那么轻而易举把答案放在A,B让你选呢?总要让你多点“磨难”,但又不至于磨难到底放在D,所以C的概率最多了。
一分钟做完听力题,多留出来的时间,就用来做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这类题的分值大,多留点儿时间仔细琢磨,可以提高准确率,一道阅读题可是两分啊。笔试是宝儿爸的强项,延续中学的应试教育,虽然大学没学过一天,全靠中学的底子,幸好这底子还算厚实。
就这样连蒙带猜的,单词不读一个,大学没学一天英语的宝儿爸,居然通过了英语四级,堪称奇迹。宝儿爸洋洋得意。
过了几年,宝儿爸考上了研究生,又开始重学起英语来,这时的英语学习让他走向地狱。读研时是外教老师教英语,不再看重笔试,外教上课就是口语交流。
宝儿爸失去了优势,他一个词都不会读,老师听不懂他的读音,他也听不懂老师的发音,最痛苦的莫过于上英语课了。同班同学的英语一个个顶呱呱,让他羡慕,毕竟人家本科学了四年的英语啊,加上城市的娃从小就重视英语,口语都不错。
于是他去找外教老师请教如何学英语。外教老师说:“其实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个脑力活动,而是一项体力活动。一个词,一个句子,按照正确的读音,你大声读个上十遍,二十遍,五十遍,甚至上百遍,那么它不就变成你自己的了?形成你的肌肉记忆,你就能脱口而出了,这就是学英语的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问你一个问题:“锄禾日当午,下一句是什么?”你会在大脑中思考一下再回答吗?No,你会脱口而出,“汗滴禾下土。”因为你小时候,诵读这首诗太多了,已经让你的口腔肌肉记住了,下一句话毫不犹豫,无意识就脱口而出了。
听了外教老师的建议,宝儿爸立刻买了一本李阳的薄皮书,含磁带。书很薄,名字我忘了,里面是一些最简单、最常见的句子。然后他每天对着磁带的正确读音,到学校的小树林里,大声跟读、朗读。声音大得像在大吼。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读着。一个句子,读得磕巴,或者不熟练,就继续读,读个十遍、二十遍、五十遍、甚至上百遍,也是常有的事。单词、句子越读越准确,越读越流利,越读越快,嘴巴也越练越灵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日复一日的坚持,宝儿爸吼完了第一本,接着又开始吼第二本……在学校的小树林,每天雷打不动一小时,就这样吼了两年的英语。
宝儿爸的英语终于不再让外教摇头了,反之,还表扬他口语非常的纯正。这样的英语学习还带来了一个福利一一顺利通过六级考试。
宝儿爸,从哑巴英语到张口说话,再到纯正的英语,学渣逆袭成功。
接着说说宝儿的英语之路吧。
**2、宝儿:
一波三折的英语之路一一
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小学阶段) **
其实宝儿小时候,我们常常教她一些英语单词和简单句,比如,见到树说“tree” ,见到花儿说“flower”,上下台阶时,教他用英语数台阶,one, two, three…thirty-four…虽然,她还不会写这些单词,但基本上都能听懂这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因为我们的英语还算尚可,可以自己教她,所以小时候,没有给她报过任何的英语兴趣班。
可惜,希望宝儿成为千里马的愿望落空了,她学什么东西都很慢,真是一匹小笨马、驽马,加上上课又不太认真,所以成绩一直不怎么样。宝儿三年级开始学英语,有一天我去接她放学,那次正好是第一次英语考试发卷子。
清晰地记得那天在校门口遇到了一个她们班的男孩,男孩儿告诉我英语单元测验了,全班二十多个同学100分。我回家问宝儿多少分,结果才68分,倒数第一。
我的心都凉了,刚开始学的英语是最简单的,都这样,以后可怎么办啊?这差距也太大了吧!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默念:别生气,别生气。
看了她的卷子,我分析了一下,发现她其实大多数题也是会做的,只是看不懂题目,不知道题目是啥意思。于是我买本练习册,让她熟悉熟悉各类题型。
之后宝儿的英语成绩开始突飞猛进,77、84、96、100……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不到一学期时间,成功逆袭。说白了,就是针对错题刻意练习,多做几次,小学英语非常简单,所以成绩提高也立竿见影。
过了一段时间,宝儿爸让宝儿读读英语课文,结果,宝儿读起来磕磕巴巴的。宝儿爸说:“这可不行,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可不是为了考试,必须要多读,别让娃再走我哑巴英语的老路了。”
于是每个休息日,宝儿爸带着宝儿开始练起疯狂英语一一读课文,大声读。声音不够大,重读;读音错了,重读。一个句子反复读,从慢到快,从磕巴到流畅,宝儿的英语说得越来越流利,读几遍课本就会背了,读起英语绕口令(课本里的),那个小舌头流利得,连我都自叹不如。
每个休息日练疯狂英语成了习惯,也成了宝儿的最爱。远远听她读英语,还以为她是在吵架呢。偶尔宝儿爸周末出差在外,练不成疯狂英语了,宝儿还不习惯呢。她问:“爸爸,你早点回来陪我练疯狂英语,好吗?”
小学阶段,因为疯狂英语的练习,宝儿的口语很流利。有一个暑假去北京旅游,火车上遇到几个老外,正好和我们面对面,宝儿还游刃有余地和老外对话呢(当然是老外故意说了些简单句)。
**3、我:
我的英语历程,是个普普通通的中等生,平平淡淡的进步之路。 **
我的英语之路,没有宝儿的一波三折,也没有宝儿爸的逆袭励志。
在上学时期,我的英语一般,算是中等水平吧,不优秀,不算好,也不算差。一直也没怎么太努力,大三了,突然有一天觉醒了,觉得自己该好好努力学学英语了,争取能过个六级,在二十年前,英语六级的通过率还是很低的。不像现在的孩子,英语从娃娃开始抓起,所以英语水平普遍都很高。
那时没有英语培训机构,也没有那么多辅导书,不像现在有铺天盖地的资源。我当时买了两本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六级试题集,其中一本是褐色的中国科技大学出的,带磁带,另一本没磁带。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答案的解释很详细。省去我再查找答案了。
第一本是按模块出的六级试题,例如完形填空模块,阅读理解模块,单选题模块……第二本是一套套的试卷。正好大三课程也不多,每天晚自习就背试题书,还有一本厚厚的新英汉词典。那时没手机,也没电子词典,每天,都是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晚自习。
这两本书我都是用铅笔做题,第一遍做完后用橡皮擦掉,再做一遍,所以两本书各做了两遍。第一遍做模块化试题书时,感觉阅读理解挺难,一般在28到32分(40分满分),每次我对照答案,仔细推敲答案的解释说明,努力往答案方向思考。
我记得那时做题的时间倒不是很多,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上:这道阅读题,为什么我答错了?为什么那个答案正确?是从原文中哪个词、句、段中得到的结论?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根据正确答案,往原文上靠。慢慢地,读一篇文章,我会站在作者角度思考,也就是形成了作者思维,而不是我自己想当然的思维了。后期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较快,最后基本保持在34到38分。
分模块训练后,在六级考试前一个多月进行强化训练,也就是开始做第二本书一一试卷集。计时测试,模拟正式考试,培养自己的紧张感。这本书也做了两遍。
最后的六级考试,我考了65分(100分满分),低分通过。
工作后学英语是为了交流,我的听说能力较差,开始看《Friends》, 《The Desperate Housewives》等美剧,训练听力。我的英语老师说,把老友记看上十遍,你自然而然就听懂会说了,略。
结合我们一家的英语学习历程,我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1)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学英语的兴趣。
多读,不用会写,形成词、句的肌肉记忆,条件反射。
2)应试教育阶段:针对考试题型多做练习,尤其要对分值高题型强化训练,例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不在多,在于精,针对错题,反复思考,反复做,其实正好也符合刻意练习的理论。
3)交流应用阶段:多听、多读。
听,可以看一些经典的美剧,如老友记、绝望主妇等。
读,就是大声朗读,反复读一些常用的句子,经典的文章等。
回顾我们仨学英语的历程,有痛苦也有欢乐,现在回忆起来还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愿我们的经历能鼓励你,帮助你,祝你的英语之路越走越宽。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简书ID:辉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