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二舅带着女儿菲菲回到乡下老家。这是菲菲自出生到现在十年间的第二次探亲。所有关于她成长的故事以及她对老家的印象都是靠电话、视频来传递。五年前的幼童,如今已出落成大姑娘,我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同时也从她身上看到想到了一些成长路上的不易与付出。
1. 大年初一,菲菲跟着大舅家的两个孩子来我家玩。玩的高兴,晚上就住在我家。晚饭后大家在家族群里聊天抢红包,菲菲没有手机就用我的手机发表情要红包,不出十分钟,二舅在群里说,把手机还给你姐姐,你玩了你姐姐没啥玩了。语气平和,不带任何强制色彩。结果,菲菲乖巧的把手机递给了我。我当时就惊愕万分,她才十岁,不正是对手机对游戏炙热的年龄吗?不正是对父母的忠告言不听计不从的开始吗?听到二舅的话时我还在心里替她争取着机会:反正你老爸不在跟前,可以多玩一会。当她给我手机时,我为自己有那样的想法而羞愧。第二天早晨,我起床了,她醒着但未起。我随口说:“菲,该起床啦!”,她嗯了一声,快速地爬起来并穿好衣服。我又是一番错愕加懊悔,孩子好不容易到我家赖个床,却被我的一个玩笑给搅了。我问二舅,菲菲为何如此听话,他说他和菲菲“约法三章”的:一,爸妈说的话必须要听,如果觉得爸妈说的不对,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放学第一时间回家,如果有事不能回家,借老师的电话给爸妈打电话;三,去同学家聚会可以,但必须让爸妈接送,一次聚会二十元。说起育儿,二舅兴奋不已,我竖起大拇指:“教女有方啊!”。
2. 年初二,我们几个又去了大舅家。一进门,菲菲就问她爷爷去哪儿了。姥姥说了地方之后,她一个人跑去找了。大概是长时间不在她爷爷跟前生活,对爷爷的音容相貌不是很熟悉。大舅远远的看着菲菲,但见她在一群晒太阳的老人中,猫着腰挨个挨个的地找她爷爷,找到后拖着爷爷回家了。回来后她就张罗着要我们喝酒,说她之前拆了一箱啤酒有个“再来一瓶”,大舅又拿出一箱,让她拆试试手气,结果又拆了个“再来一瓶”。我们一致认为让菲菲去兑奖,她也不推辞,拿着牌子就走。
大舅拉住她问:“人家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怎么回答啊?”
菲菲说:“我就说我大大是周国玺。”
我们哄堂而笑,二舅也颇自豪地说她肯定能完成任务。
不一会儿,她拿着两瓶啤酒回来了。看着她满脸的稚气以及完成任务后的欣喜与自信,大家都在质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菲菲对这片她从未生活过的地方、从未接触过的人一点怯意都没有呢?这也许就是故乡的魅力。但我想,更多的缘由来自二舅对菲菲不断地细说,细说那遥远的地方生活着一些他们的亲人,细说那些亲人们的日常与习惯。
3..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农村,马路两旁是根本没有垃圾桶的,一个村一个垃圾处理点就已经很不错了。菲菲来到老家问的最多的就是垃圾桶在哪儿,做大人的既好笑又尴尬,要么说我们这儿没有垃圾桶,要么赶忙找个大袋子说这就是我们的垃圾桶喽!菲菲捏着垃圾为难地瞅着她老爸半天也下不了决心往里扔,她老爸故作镇定地说扔吧,这就是垃圾桶。我不知道菲菲会不会问她老爸为什么老家会没有垃圾桶,但我想二舅至少会给菲菲解释老家没有垃圾桶的原因以及没有垃圾桶并不等于之前教她的“垃圾要往垃圾桶里扔”是错误的。
菲菲从三岁多一点就开始跳舞,一直跳到现在,都过了八级。二舅说不管刮风下雨,每次的排练和比赛,他和舅妈都没有缺位过。他还说跳舞不是为了拿什么名次挣多少奖牌,女孩子嘛,就得保持自己的身材,怕菲菲的身材走了样,所以让她一直坚持。二舅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居然有这么前卫的思想,实属难得啊!我们周围的父母,大抵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饱吃好,穿暖穿好,学习好,听话懂事乖巧,况且仅仅停留在希望的层面,真正能全部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说,作为父母,在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一味的玩手机看电视的同时,不妨也自我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是否真正做到了尽心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