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时候,天总是黑得格外地早。吃过晚饭,外面就已经看不见了。我把厨房收拾完,生活垃圾分类装成几个袋子,去扔到小区垃圾池里。
出门右转,路灯突然亮了起来,但光线依然昏暗,再左转,扬起手欲把垃圾袋甩进垃圾池里去,这完美的动作就一气呵成了!毕竟,这动作我已坚持十几年了,都习惯了。
天啊,有人!猛然地,我发现一个人,影影绰绰的,倚在垃圾池上,赶紧刹住已扬起的手,硬生生地把自己的动作突兀地收了回来,好险哪!差点砸中人脑袋啊!我只得再向右走几步,把垃圾袋扔进了对面另一边的垃圾池里。
扔完后,我定睛一看,是那位长期在小区里翻捡垃圾的太婆,旁边的那团黑影估计是她代步的车子。可能她也发现吓了我一跳,又或许是为了缓解尴尬吧,她用那根平时寸不离手、翻垃圾的铁钩“砰砰砰”地敲了几下垃圾池的铁门。太婆呀,您要小心啊,我在心里默念,万幸,真是万幸!
由于突然从亮堂的屋内走到昏暗的室外环境,尽管有路灯开着,但是灯根本就不明亮,又在灯上套了个罩子,就更昏暗了,加上垃圾池边有株高大的红叶李,一株枝繁叶茂的女贞子树,低处还有灌木和一笼扶桑,绝佳地遮挡了我的视线。不过还好吧,总算是有惊无险,阿弥陀佛!我扔了两包袋子,一包是厨房食材的边角余料,另一包是不宜再食用的残羹剩菜。我边往回走,边在心里嘀咕:我扔掉的垃圾袋里应该没有她要找的东西吧?
突然,没来由地,我就想起了网上看到的一个搞笑段子。一位美貌少妇出门扔垃圾,垃圾池边很湿滑,一不小心,少妇滑倒在垃圾池里,她挣扎着,想爬起来;一位捡垃圾的大爷看见了,赶紧上前扶起,嘴里念叨着:谁家这么不会过日子啊?多好的媳妇呀,咋说不要就不要了呢?当然玩笑归玩笑,这故事其实是经不起细想推敲的,就权当哄君一笑罢了。
太婆大约有七十岁左右,个头小巧,常年留着一头短发,目光锐利,行动敏捷。由于她全天候地包揽了小区里所有的垃圾池,所以是我们小区的“公众人物”,而我更多的是感觉她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首先,我一直以为太婆家的经济状况很糟糕。
我和儿子05年从厂里的公房搬进这小区的新家,到17年年初,十几年来我都是这样认为的:不到山穷水尽,难以过活,谁会去翻捡又臭又脏的垃圾啊?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过年时,我去市场置办各种年货,去买水产品时,意外地,我看到了太婆。她穿着崭新整洁的衣服,喜气洋洋地和我打招呼。我买的是带鱼,买好了转过身,看着还站在边上的太婆,我顺口问了句,“阿姨,您在这玩啊?”“啊。”太婆应到,“这店子是我儿子开的,现在他忙,我帮他看着点。”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这店是您儿子开的啊?”太婆点头“嗯。”
作为厂区二十多年的老住户,我知道这家水产店开了好多年了,生意爆好,而且还尽卖高档货。我买的带鱼是16块钱一斤,还是中等大小的,算便宜的了。他店里还有顶级大虾、黄花鱼、鳗鱼、蛤蜊等。据太婆说,这个开店的是她大儿子,我们小区里的房子是她小儿子的,她和老伴儿住着,老伴儿也有退休金。说太婆缺钱为了维持生计捡垃圾,看来还真不是。既然没有这种可能性了,于是我大胆地设想了一下:难道是爱好?我,搞不懂了。
再次,太婆有一个金刚不坏之身。
太婆最先是有“战友”的,一个和她一起翻捡垃圾、与她年纪差不多的太婆。那位太婆块头要比她壮一些,背有点微驼,爱穿一件暗红色上衣。前几年她俩开工的时候,都是出双入对的,只是近几年,却再没见过那位太婆了。
你想一想啊,太婆有多敬业!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她从不缺岗,不是在翻捡垃圾,就是在去翻捡垃圾的小区路上,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哪!经得住这么长时间的折腾,身体得有多棒?还有垃圾又脏臭又恶心,这得多少病毒、多少细菌哪!俺们都快活在真空里了,还成天病恹恹的,她居然啥事儿没有!这抵抗力得多强?
前些日子,我看到太婆乘坐着一辆助力车,在小区路上跑来跑去,很好奇。我问她:“阿姨,您腿怎么啦?是摔伤了吗?”她说:“脚痛,踝关节发炎了,医生喊我少走路,所以就买了个车来坐。”
哦,不坏的金刚也生病了!于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就常常看到太婆坐在她的新式“宝马”上,呜呜地四处巡视垃圾池,到了池子边,再下车找东西。我偶尔也会在小区里边只看到车子,没看到她人。总的来说,医生的处方,太婆还是执行得比较好的。
最后,太婆是唯一熟悉我们小区所有住户的人。
我们小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里面的住户加外围商铺大概有500多户人家,马路对面还有300多家,一个小区被一条公路分隔成两块,共计800多户人。买房到现在,十六年过去了,搬家住进来也有十三年了,我连和自己同一个单元的邻居都认不完,更不用说全小区了。但是太婆都认识。
一天,有个临时来小区办点事的外来人员,开车准备离开时,制动没操作好,把停在旁边的一辆车给怼了一下,掉漆了不说,还凹下去一块儿,太婆正好在附近看见了。这人嘟囔着说:“哎哟,车谁的哟,人在不在哦?我还有别的要紧事呢。”有点想走的意思,但是看到有目击证人,也没敢贸然离开,肇事逃逸会有什么后果,他知道,这成本太高了!
太婆靠上前,念了念车牌号,说“这车就是这栋五楼的蒋师傅家儿子的车。”然后在楼下喊蒋师傅。后来通过协议,肇事车主给了受损车主500元钱,蒋师傅家对太婆是千恩万谢。毕竟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汽车算是个大件,磕着碰着,都挺心疼。
你看,太婆不仅熟悉小区所有人,连车牌号是谁家的,她也清楚。
太婆还很有职业道德,除了翻捡垃圾池,她绝不私拿住户的任何东西。偶尔谁家有用不上的物件了,也是明说给她了,她才会要的。
太婆啊,以后开工的时候,您要小心,愿您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