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免疫法: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认为这样就可以收获一个不爱哭、超级省心的宝宝。可是,“哭泣免疫法”创始人(也是行为主义流派创始人)约翰·华生的三个孩子,成年后,一个自杀,一个自杀未遂,一个终身流浪。“哭泣免疫法”培养出的三个“乖宝宝”,身体里都住着绝望的灵魂。
如果父母用“哭泣免疫法”照顾孩子,孩子是不哭了,同时孩子心里也产生了被忽略、不被爱的焦虑,对父母、对世界失望,甚至绝望,无法建立起安全感。
对大些的孩子来说,也一样。孩子哭了,或提出需求,我们不搭不理,一脸冷漠,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和小婴儿是类似的,也许强度没那么大,但同样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破坏亲子关系。
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孩子哭闹,父母可以使用“情话陪哭法”,做好以下两件事:
1.“共情”:把孩子当时的心情描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比如,“妈妈看到你不高兴了,还想继续玩是吧?”。用温和的口气客观描述孩子当时的状态,切忌冷嘲热讽或口吻生硬。温和地说出孩子的感受或状态,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被“看到”和接纳。只要负面情绪被“看到”和接纳,就开始疏导了,孩子的内心就会释然和舒坦很多。
2.“陪哭”:孩子哭的时候,陪在他身边,帮助他渡过情绪难关。“想哭就哭一会儿吧,我陪着你。”既共情了孩子,又表达自己的善意和爱意,还给了孩子充分释放自己情绪的时间和空间。这才是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说到底,“情话陪哭法”就是通过接纳和理解,用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浇灭孩子心里的熊熊大火。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因为被理解、被接纳是全人类内心的深度渴望,没有人会不需要。
很多父母不愿意共情,多半是因为有一个心魔,叫做“着急”,总想快刀斩乱麻,用最简单粗暴的手段一招制敌。可是,我们也总会发现,问题没有本质的改善,我们只能一次比一次粗暴……
孩子哭闹时,共情孩子的负面情绪,看见他们,允许他们存在,不着粗暴地急赶走他们,而是在陪伴中送走他们,这比以暴制暴智慧得多。
本文内容分享摘自——王小骞《妈妈知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