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北京某985高校研一学生,最近身边很多朋友正在进行春招,听了他们在春招时经历的绝望和灰心,也结合我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之所以我们在从学生身份向职场人身份转化的过程中,有这么多困难,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思维太重。
1、很多朋友在面试时,普遍一个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校里,大部分人的生活可能永远只跟在老师后面走。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平时上上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后完成,而没有关于自我未来规划:我想做什么,我做这个事情需要具备什么技能。因此在真正走向社会时,发现自己派得上用场的技能屈指可数。在校园里,可能大部分人认为的优秀的标准就是,成绩好,拿奖学金。
2、“大学就应该好好玩玩”的错误思想。不知道这种“大学就应该是玩的四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是完美的大学”这种思想是从什么人嘴里得出来的。很多新生想必是带着“高考后的放松”进入大学的。而我觉得大学不需要像高中那样整天埋头苦干地刷习题,但也不是放纵式地玩耍,大学时换了另一种努力方式,努力让自己思想变得独立,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技能,还有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具备更多可能性。
3、容易受身边人影响。这不全是学生思维,可能很多步入社会的人都有这种现象。从小到大,我们好像一直在“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当发现身边大部分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时,自己不由自主地也认为这件事是对的,而缺乏了自己的判断。这里还是回归到第一点所讲的,我们对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最后总结一点,拥有学生思维的原因是你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你觉得你在学校里很努力了,但也可能只是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努力的定义不再是像高中那样,每天都在刷题,做作业,更多的是多了很多自我的思考,不断突破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和技能点都得到沉淀。
现在社会竞争很大,每个人都应该居安思危,努力让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上面所讲的每一点,也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只不过这两年多了一些思考,现在也正在突破自己舒适区在努力前进。想对很多正在春招的朋友说一句话,不用太焦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机会总是有的,只是有时候来得比较慢,先做好当下吧!
Good luck to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