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内的石鼓展览展示了周代古人的记载活动。粗粝憨厚的石鼓上,象形文字记载着犹如日记的叙事诗歌。
模糊不清的字体像是一场无声的谈话,古人在诉说,今人在倾听。今人为了倾听,费尽心力地补全、还原、译制着象形文字,属有意;古人诉说,或许仅是单纯的记载,属无意。素未谋面的古今二者,无意与有意的相撞,刹那撞成一场记载和解密的追逐、一场诚心的对话。为这场对话加密的,正是千年的时光,因为它磨平了文字的棱角,淡化了一切。
石鼓上的文书
字为谁所刻?当初刻下这字的人,怀着什么样的心?他走过什么样的路?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
随着石鼓出土的,是曾经存活于世的生命的气息。
残缺不全的石鼓文书
石鼓犹如老树,会一层一片地剥落。莫非石头也有生命?会生长、会衰老?
残缺的文字,待今人解密
文字记载着古人生活
苏轼所作石鼓歌
石鼓赋
历朝历代的后人们为其作歌,为其添赋。
石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