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的儿子十岁了,在他从小长到现在,对于如何培养、教育他,一路跌跌撞撞,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生搬硬套,在幼儿期,我把希望寄托给鼓吹的天花乱坠的天才宝贝,除了学部分知识,没觉得有太大的进步,后来通过阅读书籍,听专家讲座才明白家庭环境才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儿子上学以后,每天晚上写作业成了我和儿子矛盾的开始,看到拖拖拉拉写作业的儿子,我着急,焦虑,大声吼他,久而久之,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焦虑不安的妈妈,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不安全感?不自信?焦虑?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我什么样他就什么样!

        我很想改变,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但经常是情绪上来,理智就被打成原形。后来,我觉得和孩子一起读经典是不错的选择,读了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现在作业一多就很难达成了。

        通过学习武校长的家校共育理念,很受启发,我觉得这是老师、家长、孩子合力拧在了一起,由小股力量变成了更强有力的力量。

        亲子日记是很好沟通桥梁,把家长和孩子有了更深的链接,家长做好榜样,孩子一定会慢慢跟随的。

        国学经典凝结了古代圣贤的智慧,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有重要意义。

        我倡议:

1.孩子们的早读改成齐声朗读经典,可以采取每人一句,第二个人接上,读完指定章节,这样的好处是锻炼注意力,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就没法接上下一句;还可以一人领读,齐声朗读;或者领读加跟读的形式,建立班费制度,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2、每天固定孩子的练字时间。我发现孩子练字时候可以规整的写字,写作业的时候却东倒西歪的,完全像另一个人写的。我问过孩子,他说,认真写好一个字很慢,这样去写作业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既定时间内的作业。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的练字才能提高速度,据了解春晖小学每天练字20分钟,这已经成为固定的习惯,我们可以借鉴这成功的经验。

3、定期与孩子沟通关注心理健康成长。

建议学校每周增设心理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方面往往比较容易忽视,却是一些突发事件的根源。家长的教育能力参差不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借助家校共育的平台,家长在慢慢成长,在孩子心理教育层面还有较大差距。学校开设心理疏导课程,心理疏导老师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家长更好的健康成长,使家校共育更好的发展,让教育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儿子十岁了,在他从小长到现在,对于如何培养、教育他,一路跌跌撞撞,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生搬硬套,在幼儿期...
    文轩妈妈2018阅读 94评论 0 0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885评论 2 22
  • 2017.11.12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1 很久就想写点什么,却总感觉生活处处是鸡毛,无从下笔…… ...
    贾梓航妈妈阅读 1,224评论 1 2
  • 第二部分第30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 父母最大的教育责任,就...
    吼少说阅读 3,879评论 0 52
  • 南瓜: 因其细腻的口感,往往被妈妈们首选为宝宝辅食之一。当然其营养成份也是不容小觑的。 它富含胡萝卜素,能健脾、护...
    沫濛MM阅读 8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