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聊聊吃苦这个话题。
我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很不好。我家是种地的,没有别的营生。那个时候种地亩产很低,所以大米只够自己吃,然后存点种,留着明年再种。
我和妹妹两个人没有饿肚子,但是其他条件都很差。我们有米饭吃,可是没有菜,更别提肉了。地里面有啥就吃啥,对食物有强烈的向往。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家里不知道怎么来了几个橘子。我妈带我和妹妹吃橘子。她剥开一个裤子,拿出其中的一瓣,又拿出针,把果肉一颗一颗挑出来吃。我和妹妹也学着她的样子,一人一瓣,一人一针,一个橘子三个人吃了半天。
大一点的时候,流行喝汽水。汽水是小小的一个袋子,一角钱一袋,批发的话更便宜。有一次,家里就买了些汽水。我妈又教我们喝汽水。打开小小一个口子,让里面的汽水不是流出来而且滴出来。那天我和妹妹就躺在床上,让汽水滴了很久很久,那个下午真甜啊。
我们也没有衣服穿。上学的时候都穿校服,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因为如果没有校服,我们根本没有衣服穿出去,校服挡住了我的自卑。妈妈会从姨娘家拿一些旧衣服,每次拿衣服我们都很开心。衣服拿回来,我和妹妹开始挑选。我挑选的标准就是哪个衣服领子好看我就选哪个,因为只有领子会从校服外面露出来。
在学校偶尔也会有机会不穿校服。比如运动会时,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穿上自己的衣服,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这样的时候,我还是会包得好好的,因为我校服里面的衣服除了领子,别的地方很可能都烂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袜子。不仅脚趾头有洞,脚后跟有洞,甚至脚底也被磨通了。袜子坏的程度不同,就配不同的鞋子。如果鞋帮很浅,就不能穿脚后跟也坏了的,很容易暴露出来。如果鞋帮很高,就完全没有这种困扰。记得有一次,同学们一起去一个老师家玩,进门的时候,大家都开始脱鞋子。我从来不知道进门还要脱鞋子这种事情,突然紧张起来,因为我忘记我的袜子到底有没有洞了。我在门口磨蹭来磨蹭去,终于老师说不用脱鞋也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我的童年阴影——电脑。我家里没有电脑,在上中学前都没怎么摸过。初中的信息课,老师教的内容现在看很简单,就是如何复制粘贴一个文档,如何打字等等。可是我就很手足无措,因为根本不知道鼠标和键盘是干啥的。每次去机房,每个人按照学号坐,有固定的位置。有一次去上课,大家的电脑都亮着,只有我的没亮,上一节课上课的同学走的时候关机了。上课几分钟后,大家都在做任务,老师走到我的旁边,狠狠地批评了我上课态度不端正,我也没敢吱声,因为不好意思说出:我不会开电脑。每次计算机考试,大家都是100分,少的也是98,只有我一个人倒数第一名,20分。
那个时候我有的时候觉得很苦,而且不知道怎么改变,我非常非常期待长大,似乎大人的世界是由彩虹铺成的。
上大学,读研,工作,生活中的苦似乎慢慢少了起来。上班半年,我还完了自己的生源地贷款,慢慢有了积蓄,以前想吃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吃个饱。
再后来,我当了妈妈。意想不到的挑战向我袭来。我记得自己有一段时间相当焦虑,因为肚子一点一点隆起来,衣服一点一点穿不下,而我还要站在高高的讲台。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一天比一天更不像我自己,一点也不知道怎么和这个“我”相处。
生宝宝以及产后的生活更加令人窒息。没有觉可以睡,喝各种难喝的汤,不是在喂奶就是在哄宝宝。最难的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你。过来人用她们过来人的口气说:谁没有这一遭呢?其他人更不必说,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独自体会。
越长大越明白,小时候的苦看得见摸得着。而长大后,你吃饱穿暖,在小事上有了更多选择,却在大事上却有更多不得已。小时候遇到什么事,睡一觉它一定好了。长大后,我们有无数个漫漫长夜要独自面对。
但是,明天它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