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又什么都不行?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对画画、琴艺、唱歌、舞蹈,甚至厨艺兴趣浓浓,比身边人都做得更出色,但是它却不能帮你变现,你还是时时处在生存焦虑之中?


如果你有这种感受,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很多人都是如此。

采桐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谈到:

很多人写信问他,他们有很多爱好,什么都会尝试一下,但都不精通,到了最后不知道选择哪个作为他们的职业道路,甚至最后自己的工作也成了麻烦。

道理很简单,真实的世界现实是: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不专注,就很可能永远在“缓慢起步期”徘徊,从A领域的缓慢起步期跳到B领域的缓慢起步期,再到C……但就是到不了快速提升期,更到不了高原期。


如图:


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在缓慢起步期就“死”掉了。小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而只有极少数人到了高原期,笑傲江湖。

采桐还举了世界财富分配的例子,告诉你分配是极端不均衡的。即使实在靠本事吃饭的领域,这种不均衡也非常明显。如图2014- -2015 赛季NBA (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的新朗分布(横轴表示按球员薪酬金额升序排列得到的排名,即薪酬越高排名越靠后,纵轴就是年薪的金才额)如下图:


差距就是如此之大,即使所以,即使你禀赋异常,即使你比周围人高出那么一点点,但是在时间这个维度下,你没有专注、持续、细耕、精进,

你只不过是市场中不起眼的一棵葱(抱歉我这么形容)。

这个图是不是令你绝望,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你一个清晰的事实:

浅尝辄止的人很可能将无所获,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将获得超额收益。

有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例子

各方面起始条件很差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一旦抓住了一个机会,就一一个猛子扎进去,坚定不移,最后果真做成了一番事业,这可能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鲁豫和俞飞鸿、王菲都多次公开说自己完全不会做饭,简直是厨房噩梦,但是不妨碍他们成为社会旗帜型人物。

还有一个极端例子,周星驰,此人感情、做人等很多方面都堪忧(八卦新闻里说:谁和他合作最后都会骂他人品差、不厚道),但是他富有喜剧编剧的天赋,每次票房都是纪录,所以,

人真的不需要面面都好,只要他有一块板足够长,他就能在这个社会拥有一席之地。

说大人物,你会说太大了。那跟你分享一个身边人,我的舅舅。80年代末(他大概二十来岁),天天对着电视学吉他(那时候资讯闭塞),我外公嫌他太吵,每天像弹棉花,大冬天把他的吉他一把扔进灶台里烧了。

他只是初中学历,进了水泥厂当工人,业余时开始组乐队、带学生,现在在县城开了个小有规模琴行,收入一月大几万,除了小县城有房外,在省会还买了套大房子。副业薪水已经达到工资的几十倍。

一个什么都不咋地的人,只要再一方面深耕下去,可能比一个许多资源条件还不错、有很多选择却因选择太多而迷茫,始终无法对一件事做到全心投入,无疑更能收获成功、自由和富足。

木桶原理为何在高考时曾经灵验过(成绩均衡良好的人更占优),但到了社会上就未必有效。

也许我们根本未认真想过:

木桶原理和人有什么相似性?人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块板?

现在大学虽然提倡通识教育,甚至流行知识大迁移理论,很多大咖牛人也是各领域开花,好像干什么成什么。但是,这些大牛人也是一段时间只专注一件事,获得了成绩,而不是同时干什么多件事。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该好好问问自己:

我们的本性只愿意去追求知道那么多浅尝辄止的事,却不愿意持续专注一件事呢?

今天是我日更30天的第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5/30,爱上你的每一天),邀你与我一同见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说:我读了很多书,读过之后全都忘记了,不知道读书的意义在哪? 我说:是的,很多人都有这个了困惑。 为什么很多人...
    梁楽然阅读 9,473评论 2 5
  •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孩子,你不结婚也没关系》,其中说到“如果婚姻不能给你额外的幸福,反而给你带来额外的风险...
    清心随笔阅读 1,072评论 0 0
  • 叶林玲 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亲情的驿站 家是幸福的摇篮 家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说我说的是如果 如果你不嫌我的过往曾经...
    红豆117阅读 936评论 0 1
  • 不记得这是谁说过的话了,我觉得我的生活确实太臃肿了,占用了很多精力,以至于现在竟然连计划好的事儿都一拖再拖,没时间...
    无限妈妈阅读 2,701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