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有忙不完的工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职场上的埋头苦干,似乎都有一个避不开的职场铁律,埋头苦干的结果往往伴随着总是越干越多的活越干越干不完的活。

      瑶瑶是个话不多谨小慎微的女孩,入公司2年只知道埋头苦干从不抱怨也不参与各种人事纷争,因为责任心比较重什么事到了她这里她总会全力以赴去解决。不同于很多更为圆滑的同事遇到事情更多的推脱或者用委婉的话来说是借力,她总能根据问题及时的了解到问题点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对接人在哪里然后亲自对接。刚到公司时上一任交接的同事负责的项目遗留了很多问题,在交谈中了解到这个岗位更换频繁老板更是焦头烂额,瑶瑶大有临危受命的感觉,工作到了截止日只能看着身边的同事都下班而自己则自觉自愿加班加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近半年没动的项目推动了。结束了试用期和老板面谈转正工资。老板对结果很满意转正后工资在试用期工资涨了1500,还没等瑶瑶高兴领导的一句话就冲淡了喜悦,现在有新项目再加两个项目给你,没事你先做着后面再招人配合你的工作,于是进入没有加班费没有补休的常态加班。后面老板招人了吗?你觉得呢?


      铭所在的公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铭所在的公司是做软件的,而铭本人则主要负责辅助客户软件实施上线。铭所在的部门一共有4个人,一个部门大领导一个技术大牛还有他和另一个同事。技术大牛手里只掌握了一个在进行的大项目,而他和另一个同事同时手里都已经有了4-5个项目,平日里的上门实施下班后的远程操作已经贯穿了整个生活。常常一个项目还在进行另一个项目又来电话。这会领导来电话了,铭这边又有一个项目,我辅助你实施你先去...

用铭的话来形容他的生活,不在实施就在实施的路上。


     于是透过这些我们身边的人似乎有时职场中的事往往打破我们的主观思维,有能力伴随的是升职加薪,常常伴随的是得到领导的认可公司的认同,但是为什么瑶瑶和铭要么临危受命要么全力以赴拼尽全力却得到的并非是这样的结果?

混迹职场几年之后大家似乎就会对这一课题都不会再感到诧异与不解,职场往往是对个人多方面质素的综合考量,能干更要善于沟通和表达。

      埋头苦干终究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工作的最佳状态往往是闭环形态,对内收到问题→分析做成这项工作需要的资源、时间节点、到达结果的几种方式→跟进工作的进度→积极及时反馈,对外把在工作中收集竞争对手及客户的市场当前情况反馈给公司及经理为以后工作做指引,这样形成一个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正向闭合状态。这要求了我们的罗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执行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为什么你的活越干越多?很大程度上单向的执行导致沟通的缺失同时降低了大家的参与感,你的付出感也比较不那么强烈,沟通表达也是展现自己综合能力的很大一方面。好的结果需要好的语言表达去充盈,就如同一个美味的蛋糕,只有通过了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介绍描述推销在众多选择中才会脱颖而出。最终尝过的人都觉得它最美味,可是如果连第一口的尝试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最终的最好呢?

       所以,既然都已经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为什么不给别人多一个认同和肯定你的机会呢?相信你会给自己的生活多一更优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陈阿静阅读 150评论 0 0
  • 未来要和你共度一生的那个人 其实在与你相同的时间里 也忍受着同样的孤独 那个人一定也怀着满心的期待 拥着一腔孤勇 ...
    风起来的时光jydyh阅读 185评论 0 0
  • 怎么概括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他的老伙计查理·芒格的这句话可以作为参考。 凡事都有思考、行动两面, 都做好才能成功。...
    樊登读书会雅安分会阅读 220评论 0 1
  • 前几天没下班之前就和朋友约好,等下班之后一起去看《奇幻森林》,看后感触颇多,记忆犹新。里面的一幕幕都震撼人的心灵,...
    心灵简约阅读 2,47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