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9.2/26 《总想逃跑的席拉》 史子博妈妈

提到《总想逃跑的席拉》,不得不提它的作者-桃莉·海顿,如果说年届四十的我心里还有敬佩的人,那桃莉绝对算一个!桃莉-海顿是心理学专家、教育学家,更重要的是她是爱的教育的实践者,她通过风格独特的教育方式,帮助着一期又一期的特教班的孩子们走出心魔,健全人格,走向正常的人生轨道!因此她被美国教育界推崇为“爱的奇迹天使”。

《总想逃跑的席拉》是桃莉另一本著作《她只是个孩子》的续篇,两者同属桃莉的疗愈成长之旅丛书,而这套丛书的每个故事都来自于桃莉从教生涯中的真实案例,见证着“问题孩子”的成长和改变。                                              席拉当然也是一个问题孩子,并且问题很大!6岁时成为绑架邻居小男孩并试图纵火焚烧的主角,并因此进入桃莉老师的特教班!当所有人都要放弃她时,是桃莉老师坚持这是一个天才孩子,用爱和真心关怀和温暖她,席拉将会和正常人一样会爱,会成长和进步!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随着特教班课程的结束又回到了原点,席拉的生活环境又回归糟乱不堪中。                                                            七年后,桃莉再见到席拉,发现席拉的心魔仍然存在,一直活在被亲生母亲抛弃的阴影中,甚至把桃莉的离去也当作是对她的另一种抛弃!一直心存怨恨!原因仅在于桃莉给她了爱、关怀和希望,却又因为离去而让她失去了这一切感受到的美好!席拉也有过努力、奋争,但打不开的心结和动荡的生活环境让她一次次地放弃,并自暴自弃!                                和她重新建立链接的桃莉又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心理疗愈!席拉重回到爱与关怀的滋养中,慢慢地改变了!也最终成为一名经济独立的女性。但桃莉却觉得有点遗憾,她认为如果抛却童年时期、少年时期的不利因素,席拉凭借她超常的天赋会取得惊人的成就!但一切都不会重来!                                                                          从中感悟到:                                                        一、孩童时期的安全感至关重要,它是决定成人后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                              二、爱和关怀将是孩子确认自我价值、自我存在的基础。有了爱和关怀,有了认同感,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才愿意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所谓的健康,一定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孩子的心敏感脆弱,一旦受伤害,不像成人那样能依靠其他途径进行自我疗愈,幼时的心理是否健康,其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许多人心中,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在很遥远的国度,几乎不存在于自己的身边;也许很多人听过,大概只知道他们是生活在自...
    公子凉阅读 30,246评论 0 4
  • 第一章 宋希芮第一次遇见余寒生,是在一家叫“初见”的酒吧里,那时她15岁,刚升高一。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所以在...
    祁斯阅读 2,603评论 2 0
  • 需求 1.在打开APP的时候进行网络请求,检查是否有网络更新。 2.如果有网络更新,下载新的版本,再次打开APP的...
    莫寂岚阅读 4,970评论 3 7
  • 今天主要在B站上面看了一下。然后打算月底跟朋友一起找医院去看一下肌肤的痘痘问题。因为感觉并没有多好,所以打算...
    青山外客阅读 244评论 0 0
  • 在黑暗的理性来临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和视觉。 出自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电影以二战为背景,布鲁诺...
    给我四年阅读 4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