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专注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组块的三个步骤:一、注意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二、理解;三、获取背景信息。(如何进行组块,何时何地使用)从下而上的组块过程是指漏斗过程中的练习和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从上而下“纵览全局”的过程,能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学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能力错觉的故事:曾经有个学生每次我讲课时都聚精会神地听,也听得很明白,她以为自己根据老师讲的方法就能做题了,但每次做题时却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经常出现错误。她常跟我诉苦说:明明课堂上我都听懂了,为什么做的时候就出现错误呢?这大概就是书说的能力错觉吧。一个知识要很好地组块,并能迅速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首先学习时要专注、对知识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次要反复练习,再次要试着合上书本回忆要点,这是促进组块的最好办法之一。组块成功还要纵观全局,考虑这个知识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在读书的过程中一直在回忆自己学习的经历,思考为什么有的科目能学得好,而有的科目却学得很烂。譬如英语学习,一方面自己喜欢学,课前会预习,上课时会聚精会神地听课,然而自己找一些练习题来做,有时候走路时都会想到某个知识点在课本的哪一页。所以英语就学得非常顺利。而语文课虽然也是文科类科目,但从来都是中等左右,甚至偏下。一方面由于小时候语文学习的失败,对语文不太感兴趣,而且上课时非常害怕老师提问,总是分心没有认直听讲,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或练习,做得练习也只是完成任务,没有深入地思考。所以语文成绩一直不好,写作时好时坏,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就发挥得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根本就写不出来。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有些人偏理科,有些人偏文科,只是没有找对方法而已。
文中的过度学习和穿插学习法,也深有感触。过度学习可能会提高做题的反应速度,但会窄化学习内容。中考、高考前的题海战术可以帮助学生看到同类的题迅速作出反应,但出现稍有点难度的题或者有点拐弯的题,很多学生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穿插学习法非常重要,练习同类型的题要适可而至,熟练后要加深难度,或者前后连续帮助解决更多更难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