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王老师的营销底层策略12讲笔记重点

疫情期间,看完了奥美23年经验王老师的课,因为知识是输入到输出的闭环,所以随堂做了笔记。希望狭窄的认知不仅能提高一些,自己更能不断保持学习的习惯,

想寻找更多有用知识视频输入可以留言钉我,交个朋友,我可能是全网脾气最好的客服...


笔记如下:


行为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是指取价值的最大者的一种理性行为。华尔街事件是一次认知崩盘。

行为学加心理学等于行为经济学,是可预测的。

#书籍推荐:1.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2.如何让他买这本书(澳大利亚)

营销就是改变别人的行为。(1986年的营销模型:人必须要舒服的保持思维-感觉-行动必须三者一致)

#富兰克林效应:让一个人喜欢你最快的办法就是请别人帮你一个忙。

总结:行为改变态度,远比态度改变行为来的快。

理解:先去正确的做事,远比做正确的事更好。


思维框架

改变行为的两大条件:动机与容易度

行为四大要素:

动机

个人利益:这对有什么好处?好处有多大?

社会常规: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

容易度

机会:环境提不提供这样的机会

能力:有没有能力与资源去做这件事

任务分解法:1目标 2任务 3工作 4活动#WHAT      5策略 6发展#HOW

1.设定具体的营销目标


你要得到怎样的结果?必须是明确可量化的具体营销结果。而不是要去改变的消费者行为。

2.列出可以考虑去改变的行为

改变哪些人的行为,可以有效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

考虑生意来源:也就是不同人群的可能性。行为角度思考:要改变他们的什么具体行为。(附件:行为矩阵表)


3.评估行为的规模贡献

这些可以考虑去改变的行为,对你的目标贡献有多大?他们的群体有多大?他们的购买数量与购买频率?他们还能不能进一步影响其他人?

4.决定要去改变的行为

根据每一个行为预估的规模,综合判断,选择最值得去动手改变的行为。

5.选择行动刺针

不同的行为需要不同的方法、策略、角度进行刺激,产生行为。

6.发展应用刺针的创意选择

改变用户行为的10个行动刺针 (附件:工具表)


总结:人的行为能够发生,必须具备动机去做这个行为;而且这个行为对他而言,是容易做到的。

动机

个人利益

拥有感效应

案例:

分享姓名罐可乐、城市罐可乐

自己组装的宜家家居,会不舍得扔

小米全民发烧友

星巴克纸杯写名字

禀赋效应

我们队自己所拥有东西的价值,往往看得更重。

摸了商品会更感兴趣,举例:爱不释手的意思

程序禀赋效应:任务已近进行了一部分,人会更愿意把他完成;

举例:

越是积分快满了人越是去得更多;百度下载的进度条;

观察者效应

投诉你的客户最有机会变成你的支持者。

我觉得你在乎我的感觉很重要

总结:想办法像宜家一样,让消费者通过参与“拥有”你的品牌或产品吧。(很适合快销品)

作业:拥有感的例子:售货员推销试用试穿、线下主题活动;

情感效应

改变用户购买行为,感性广告比理性广告效果好。

恐惧,性感,故事的力量

举例:高铁头枕巾文案互动,高铁防丢失手环;

总结:情感诉求不该只是一条广告,而是你的品牌应该创造的一种体验。

实用性效应

为什么需要品牌:

人通过消费,来雇佣品牌,帮助人达成目标。(品牌帮助人达成目标)

品牌越能帮助人达成目标,越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你就愿意付出更高的钱。

人们想买的不是一毫米的钻孔器,而是一毫米的孔。(最后的结果才是价值)

价值=达成我的目标/价格

重塑效应

人脑的运作机制是不为人左右的:

潜意识与反射思考 来自#思考快与慢 (图例)

 举例:

1学驾照与开车 2数学难的算法与简单的 3 巧克力色的香草布丁吃出巧克力味 4止疼药与维生素 5红酒的产品与包装

你可以通过塑造框架,改变产品的价值感、价格、乃至满意度。

一个品牌的背景会改变一个人的可信度,不仅改变认知,还会改变人的生理反应。

为什么营销工作很重要:

它可以通过一些努力,将产品的价值感提高乃至于有更大的空间。在产品质量同质性的情况下,没有办法通过产品创造绝对的差异的时候,如何包装就显得很重要。

营销就是要做好这件事:

向消费者提供信息,提高他们对产品的预期与实际上得到的快感。

我们通过提供信息宣传的方式,通过好的框架,让人们感受到产品更大的满足感这是一件对的事。

我们很容易被框架影响:



举例:

产品包装(高低香水酸奶)、产品质地(卫生纸)、产品类别名称(蛋糕与麦芬)、产品体验(酸奶封条与马桶)、产品陈列(放冰块上的鱼)销售环境(咖啡厅)气味(鹅上鹅、香味与高级)、声音(卖酒商场播放法国音乐)回忆(汉阳造北冰洋大白兔)都是一种框架;文字更是一种框架(菜单)




巧妙利用人们心中即存的心理捷径,你就能为产品创造不一样的认知与价值。

总结:要变成大品牌要有自己的框架;请记住下面的大小方块的图,即使你知道图片内方块颜色一样,你都无法控制你的眼睛告诉你他看起来不一样;

学习:如何帮助产品、品牌利用这些环境当中存在的机会去改变,你的产品也就是中间的小方块的价值感、人们对他的感觉。




一样的产品,被装在不同的框架里,价值感不一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举例:百事与可口;白酒与江小白

大品牌占优势,大品牌会刺激大脑主导正面情绪,奖赏与自我认同区域的活动。小品牌会刺激大脑主导记忆以及负面情绪区域;

重塑效应来自于框架的全方位一致

在塑造框架(品牌)上所投入力量的力度、广度与深度,将决定性地影响重塑工作最后能否成功。

严格坚持品牌已经形成的东西。

利用被动框架,是建立主动框架的基础。而品牌建立起的主动框架,会丰富与改变环境中的被动框架。

举例:

1.星巴克利用去意大利考察采用咖啡馆的思路形成了被动框架,然后主动框架如纸质咖啡杯回头反哺被动框架。

2.国外把小胡萝卜当做垃圾食品卖给年轻人

总结:品牌就是框架,决定了你的产品多有价值。

游戏效应

爱玩的人会成功,请让你的消费者跟你一起玩,你就更容易成功。

在行为技巧上,玩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游戏化)

通过游戏化的方法去改变人的行为

社会常规

集体主义效应

举例: 罐头笑声、发微博对事件表达看法

总结:塑造一种大家都在用的氛围,会比诉诸利益点见效更快。

样板效应

带头的人给大家创造的新的行为

容易度

化简为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