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勾勒了一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在此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让他意识到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学情分析】本次课程面向的是全国小学高年级学生,晨读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体会、感悟。
【上课方式】CCtalk直播
【直播地点】彩虹花和阅课81511222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自由展示7:20开启直播,让孩子们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邀请不同班级的孩子上麦读诗。使晨读具有连贯性。复习时给孩子们自由展示的时间,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二、倾听音乐,调整状态课前播放切合晨读诗歌课前播放切合晨读诗歌的音乐,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调整身心,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晨读之中。歌曲: 春末未夏 。
三、开启晨读到7:40,正式开始晨读,并录制课程。
2、相互问好:温馨问候,拉近距离亲爱的孩子,请你们调整好呼吸,调整好坐姿,微笑着看着老师,也请教室里的老师微笑着看着学生,咱们一起互相问好,绿色字男孩读,红色字女孩读,黄色字由老师说给孩子,蓝色字我们一起读。
3、整体感知古诗 亲爱的孩子,在初夏的五月作者看到了哪些美景,由此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再进诗歌吧!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请学生们自由读古诗,注意红色的生字,读完了请线下助教老师“刷1”提示。
4、了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5、解题白田马上闻莺白田:地名,今江苏宝应县有白田渡,当是此处。在白田这个地方,诗人骑马走在路上听到黄鹂的鸣叫不禁有感而发留诗一首。
6、图文并茂,理解诗歌
(一)、学习前两句,线上教师讲注释,学生们读诗句。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注释:
(1)黄鹂:鸟名,即黄莺。
(2)椹:桑树的果实。 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紫色。
初夏的五月,黄鹂在桑树枝上一边唱着悦耳的歌曲 ,一边悠闲地享受着紫色的桑椹。请学生根据赏析与图片再来有感情读诗句。黄鹂的一“啄”一“鸣”是那般的悠闲,更反衬出诗人身处他乡的无奈之情。
(2)请线下的老师将这两句诗读给学生们听。
(二)、接着学习下两句,线上教师读后两句,并解释诗意。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注释:误作:错误地认为。
我信马行走在他乡的路上却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日了,如果不是黄鹂的提醒我还误以为是初春时节呢。
(1)请教室里的学生根据赏析与图片有感情来读。一个“误”字,也许并不是诗人真的不知已是夏天,而是不忍面对时个“误”字,也许并不是诗人真的不知已是夏天,而是不忍面对时光的匆匆流逝。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诗人却还在作无目的漫游,浪迹江湖、一事无成,连时令都已忘却,真是可悲呀!(2)请线下的老师将这两句诗读给学生们听。
(三)接着学习下两句,线上教师读后两句,并解释诗意。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注释:
(1)蚕老:相传蚕在各项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三次休眠三次再起,二十七日而老。(2)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如今桑蚕已经吐丝,白田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缫丝了,我这个身处他乡的游子还不知 什么时候可以荣归故里。请教室里的学生根据赏析与图片有感情来读。白田的人们忙着收获蚕丝,而我却依然在外盲目地奔波,这无声的对比让诗人无奈的情感更进一层。
(四)学习最后两句,线上教师读后两句,并解释诗意。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注释:
扪心:手抚胸口,反省思味之意。
这一路的见闻让我觉得甚是悲凉,于是快马加鞭继续前行,希望以后的时日珍惜易逝的年华,有所收获。
四、多形式诵读,深入理解抱不同班级的学生上麦读诗。抱不同班级的学生上麦读诗
五、课堂小结亲爱的孩子,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让我们从现在起就珍惜年华,珍惜青春,书写每一天快乐阳光充实的生活吧。
六、引导练习亲爱的孩子,你们课后可以用多种形式朗读、也可以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画出来、并尝试背诵古诗,请老师将上课感悟和学生作品上传到“互加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