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我们未来该往何处去?
确实,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身边似乎有着无数的机遇,不过大多都让我们错过了、失去了,于是成就便只属于少数抓得到机遇的人。平淡的我们感觉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拥抱时代的大潮,就已经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回到过去:我们从何处来?知道了自己身上的文化印记,或许可以走的更好一点……
就算是开篇,也应该早点切题。
我喜欢用例子来说事,事实上“以史为鉴,可知得失。”也是一样的道理。
宋代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被此后千年间的学子奉为至理。不禁有人质疑:论语,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的文化是绵长悠远的,悠久的历史里会发生无数不可测的变化。如果归结起来,大概可以说是:人事变化和时代更迭。更明白的说应该是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历史那么久,这些东西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如果探究其机理,实则本质相差无二。
这里不妨再去举一个例子:单说民间的起义斗争,陈胜吴广起义的动机理由是什么?刘邦的理由是什么?朱元璋的动机是什么?洪秀全的又是什么?为了生活。那么刘邦和朱元璋成功了以后做了什么?保证自己后代可以长久的含金汤匙。陈胜吴广和洪秀全失败了,那么假设他们成功了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度简直高的离谱。
无怪乎韩信的“敌国灭,谋臣亡。”会变成历代开国无法避免的悲剧,只不过有的会过分些(如朱元璋),有的含蓄些(如赵匡胤)。
说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回答论语是什么?那是圣人至理,也是主流思想最为看重的代表作品,这样的道理必然是传世的道理。就如同谈资本主义逃不开英国美国,讲社会主义避不掉马克思一样。
道理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大道与天理。什么是大道?“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就是大道,读书人孜孜不倦追求的道;什么是天理?做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理。道理是什么?完成自己的崇高事业,为之努力奋斗。
将纷繁复杂的事情凝练出来普适性的法则,就可以发现道理。显然我们的祖先很早便已经发现了。《诗经》本是一部民歌集,能被几千年当作“五经”之首,当作治国理念,可见一斑。好比说作曲家去采风创作了大量民俗歌曲,结果出版后直接被当作政治文件全国学习。
可笑么?一点不可笑,君不见刀口舔血的江洋大盗放下屠刀,立地便成佛;君不见豪赌之徒倾家荡产后,顿悟人生道理。
只是前人发现了而后人没注意过罢了。
解释完这个问题只能说明道理相通,并不能说明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何处来。
因为我们走的路注定是既定的路。
社会的发展的确快的让人吃惊,但是社会的发展却是有规律的、讲规则的。人际关系确实复杂了很多,但同样不是没有规律可言。
如果掌握了这个规律,的确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问题是:我们掌握得了吗?
很难完全掌握。
天上阴云密布,有的人会说将要下雨。这就是一条大众化的经验。具体会不会真的下?这个事情气象单位也说不好。
但是气象单位说的却比你要更准确,为什么?因为人家知道的规律更多。
事实上,我们身边存在的不仅仅有机会,还有规律。我们该抓住的不是机会,只有掌握更多的规律才有机会把握住身边机遇演变的过程。
机遇,往往是给能掌握规律的人准备的。
我们从何处来?从传承中来。我们将往何处去?自是复归传承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