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模糊的真相与虚假的事实,我们无法分辨其中人性至恶能恶到什么程度,至善又能善到何种地步。只能以一个凡人的心去感受那些曾经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桀纣残忍,始皇暴虐这都是后世所贴的标签,常常与人谈起很多历史典故,得到的答复却是千篇一律。没人想去追究,更没人想要了解,都是自以为的以为着。逐渐我们会忘了自己的历史,忘了那个远隔千年那个真实的人。
就像李陵,他降于匈奴的事一直被世人牢牢记住,加上苏武那忠贞的耀眼光环的对比,更让他为世人诟病。可是李陵传中所写,却不断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苦。
“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名将李广之孙李陵,自小便有了勇武过人,礼贤下士的口碑。且不说其智计如何,就是那将八百骑深入匈奴,自请五千攻打单于。足以证明其勇武,沙场生死早已抛在脑后。哪有贪生怕死之说。
“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
数万人的围攻,李陵并无任何慌乱。打的单于不得不重视这股精兵。李陵虽算不上游刃有余,但也的确不惧匈奴。换做庸常将领,怕是早都降了,那能牵制匈奴。
“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
李陵遭遇背叛,也泄漏了军情。那一战的惨烈,只有四百人突围。李陵被俘虏。
朝廷震惊,司马迁求情被处腐刑。后来皇帝觉得李陵兵败因为没有救援,就让公孙敖接回李陵。可一句话,终于将李陵推到了大汉的对立面。“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皇帝下令诛李陵三族。
到这里,李陵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叛将。可李陵真的是这样吗?
没有援军,没有粮草。杀敌数千人后四百人突围,他降了。这换做谁都不能力挽狂澜,失败是注定的。为什么他没有自杀,没有去证明自己的忠贞。也许他想着和苏武一样等着一个机会,正如司马迁所说“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这种说法高尚很多,就算是一个普通人,贪生怕死总是有的,李陵无论怎样求生都不为过,毕竟他还不是汉朝的奸臣。
皇帝杀了他的父母弟兄,这才导致他对大汉的眷恋化为了飞灰。他杀了那个谣传成李陵的汉奸李绪,为家人报了仇,可他真正的仇人是谁,只有他知道。
若他是叛将,司马迁,苏武等为何会替他求情。
若他是奸臣,为何之后还要请他归汉。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最终逝去,父母弟兄的尸骨未收,就连坟冢都不知道在何处。他不想回去吗?他不想在族人的坟头祭奠,然后将自己这具行尸走肉的躯体葬于宗庙吗?
他是不能回去,他曾对使者说过两句话。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丈夫不能再辱。”
这最后一句,便是他恨大汉更思念大汉的心结。
李陵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爱恨是分明的,知道什么是大义。没人知道他背负一生的痛苦,也没人有资格去苛责于他。
他不糟糕,因为他不是叛将。他不伟大,因为他没有忍辱负重为大汉立功。但是他真实,他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