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你想说些什么

有人说,余华在书里想要展现的是那些时代里人们所承受的苦难。

许是我阅历浅薄,竟不曾细想过这一层,只单纯地思考活着二字本身的内涵和寓意。虽然自己只是乱猜,可还是想说道说道。就算猜得不对,能与大神们交流也是好的,我以为这正是写作的意义之一——抒己见,辩真知。


01

《活着》当然是一本佳作,即使我这样的伪文青都揪着心读完。一边虐心到读不下去,一边又不舍得放手,迫切期待最后的结果。我以为是自己太矫情,后来才知道大家相差仿佛,真真又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窃以为好的小说就该是如此,不自觉地,读者已被文字拉扯进书中人物的躯壳,按作者的设定又活一遭,爱其所爱,痛其所痛,恨不能替主人公作出正确的选择。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接受福贵这个主人公的,家珍、凤霞、有庆,他们的善良和质朴这般惹人怜惜,偏偏碰到了这样一个只管自己,不知珍惜的混账。

但之后,我还是代入了进去,心疼那些明明善良,却遭遇不幸的人。大概是因为福贵失去的,是我最害怕失去的。而我,有时候会和福贵一样自私,不知足同时又懦弱。

这是本残忍的小说,一旦进入它的世界,你的心头肉就会一块块地被命运用指甲挖走,即使血肉模糊,即使在你看来,恶心又可怖。

每一次新的情节展开,你都会热切地期待这会不会是福贵的转机,然后他借此发迹,最不济也会平淡一生,温馨收尾。于是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越来越疲倦,直至苦根死了的时候终于变成了绝望。

02

如果说生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无所不包,在于它的无从预料,在于永远都存有的希望,在于明早一定会挥洒的曙光。

每一秒钟,每一个决定,都像是赌局下了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天降横祸还是钞票雨,上一秒的不幸会不会即刻上演一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双喜临门还是祸不单行?听天由命。

可是当灾难接踵而来,海啸紧跟着地震,台风追逐着暴雨,路过你的安乐窝,你该如何自处?当你还在想着祸兮福所伏,理智正试图以此想法将自己从悲伤和痛苦中一寸寸拯救出来时,命运却趁你未有心理准备,把握住了对手铠甲跌落一旁的良机,再来一记重击。

这时候,你的魂魄,可还有呼吸?

当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落空,提起希望的念头都越来越疲倦,到最后你是不是绝望了,麻木了,然后想死。

这是我读到结尾时真切的念头,看到尾页我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脱了。下一个念头是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再也不敢触碰。

03

仓皇地放好书,我开始静思余华究竟想说什么。揭露人生的黑暗么,可他分明在序言里提过作家的使命不止于此。

捡起结尾再看,才发觉蹊跷所在——为什么福贵还没死,经历了这一切,看书的人都不可避免的被生起自杀的念头,他却活得很自在,他还是个正常人吗?

也许这就是余华的目的,归根结底,他说的其实是勇气。在某些时刻,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勇气。

有人问为什么书名是活着,而非生活?会不会是因为余华也觉得,先有活着的勇气,才有资格谈生活。


福贵还活着,正是这本书的精神意义具象化。如果福贵也死了,那些文字将尽数沦为黑暗,除了压抑和绝望,《活着》什么也带来不了。而这,正是余华所竭力避免的。

他用了一本书的不幸,为你描绘那个人生命的倔强。而那个人,也可以是你我。

整本书的不幸和悲怆下埋着的,是余华满心的希望,是光。

摊开掌心的光

这才是余华期待的自己吧,并不是单单揭露世界黑暗的作家。

福贵还活着,就是勇气和希望仍存的旗帜——它迎风招展,让生命像福贵口中的老腔,一样悠扬。

福贵为什么还活着,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答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活着,还活着,活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余闲居于家,巡目视,天山露雪,汩汩不息;地下晨雾,源源升起;中霄空雨,独独韵记。喟叹之,水之变化,幻仙奇景哉...
    苏知沐阅读 335评论 0 1
  • 什么是风湿骨痛,想必这是许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吧,风湿骨痛给我们的生活也确实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风湿骨痛怎么办呢、...
    圣安百草圣宁油阅读 1,966评论 0 0
  • 来自国际著名教育专家Brenda Parkes的一本书。今晚7.30, 微信群“和宝宝一起学英文”,和宝宝一起来听...
    萝卜mama阅读 3,412评论 0 1
  • 时间的角落 无心每过一百年就会沉睡一次。而每次醒来,都好像是人生的又一次轮回,前尘往事在睡梦里消解了,遗忘...
    时光小伍阅读 5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