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718

备份下陈唯老师对于临摹的文字:

临摹是绘画学习的唯一途径。你纵观历史,几乎找不到不通过临摹就学会写实绘画技巧的画家。(抽象画家可以不通过临摹学习绘画,因为抽象绘画没有规则)从人类绘画的原理来讲:人的创作不是凭空捏造,不过是一种大脑的综合联想而已。所以人的绘画活动说直接一点是一种高级的拼装,要不怎么形成整体感觉如此相似的风格呢。但是大量的初学者并不了解这一真相,他们按照文学的的浪漫主义色彩把绘画能力想象成什么了不起的天赋,其实殊不知,一个高手和一个初学一样都在不断地用现实中的素材来进行加工,我们人是不可能画出你没见过的东西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一个概念利用现成的素材组合出一个“新”图像。哪怕你就是什么都不看,你至少还要想像吧,我们人类凭什么去想像呢?能想象也是因为你看了以后有模模糊糊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和你的审美取向综合联系到一起,你才能进行想象这种思维活动,所以,我们首先不要妄自尊大地认为人可以像上帝一样凭空捏造,没有这个可能性,我们人不过是在虔诚地模仿自然而已。早期的画家他们看到自然很美,他们想办法临摹自然,努力追求跟自然真实一模一样的表现,所以绘画从开始的抽象图腾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精确写实。

而到了近代,写实到头了,摄影术出现之后,写实没有必要了,要发挥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感受,把人强烈的个人感受融汇到这些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里面,印象派出现了,马蒂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出现了,甚至于以追求恶俗为目标的反美术绘画出现了。可是无论是什么流派的问题,都不过是人类精神历练的问题,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你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初学者,千万不要乱谈什么风格,应该以学习吸收为主,什么样的风格对你表达的东西有利,你就学习什么。我们没有见过一个外国人想来学中文,发音都没有解决,汉字都没有解决,只会说桌椅板凳,就去学郭德纲说相声,可能吗?绝对不可能。同时从经验论的角度来讲,19世纪几乎所有的艺术大师都大量临摹过意大利的古典艺术,或者去巴黎的卢浮宫进行过临摹的学习。临摹大师的作品甚至写进了19世纪欧洲各个美术学院的教材。详见《美术学院的历史》我见过有些的画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画的很不错了。到二十多岁就已经成了国内一流的CG画家,漫画家。我曾经拜访过他们,是什么使你们进步如此之快啊,他们都说,我们比普通人更善于学习。换句话说,他们更善于吸收别人的成熟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他们没有把所谓的临摹与创作划分得如此之严格,只是虔诚地带着满心的欢喜去吸收,然后再表达。

比如说现在当红的漫画家黄嘉伟,83年的,这么年轻就这么有作为,其实你看看他早期的画,有大量的学习和模仿日本画家寺田可野的痕迹。这些我们都是有证据所在的。同时你看徐悲鸿,中国美术大师啊!美术教育的开山鼻祖。他说什么,他说临摹那是绘画中最重要的手段。不但初学者要临摹,甚至到你工作了也是在临摹,要不为什么说游戏美术这么像呢?这家公司和那家公司做的为什么这么像呢,甚至于我到一个公司去,我看到了什么?我看见那里的美工都在把别的公司做好的东西放在旁边进行临摹,为什么?寻找值得借鉴的好的地方,连牛顿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画画的为什么要这么不切实际的说我们可以随时创造呢?

所以绘画的学习一定是从临摹开始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临摹不临摹,而在于如何临摹,这点很少有人知道。

但是有效的临摹是要讲方法,讲步骤,讲每个步骤的量的。很多初学者一来就对我讲。陈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脱离临摹,我告诉他,你一辈子都脱离不了,只要你想学好绘画,一辈子都需要进行临摹只是临摹的范本会有改变,临摹的标准会有不同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