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到上海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电视媒体做办公室主任。当时,我们有一个栏目主任是从湖北来的一位制片人。一次,他说起老板总是嫌他做事慢,不够“急惊风”,他很不以为然的反驳“那你看我落下了什么吗?事情还不是都办得妥妥的?”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从此以后多了一种思维,那就是决不能以决策的快慢来评定一个人工作的好坏。
与之前那位同事相反,我现在的老板却是个典型的火烧火燎的人。每次从日本回来,都会微信知会我“明天早点到公司啊!我有好多好多工作要做。”刚开始我总是早早地跑到办公室严阵以待,做好全天打硬仗的心理准备。结果,发现除了一些欠款方面的信息核对、填报和与香港东南亚各方客户的邮件沟通之外,似乎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紧急的事件,而且工作内容也并没有她之前夸张的那样多。这样的几次“狼来了”之后,她再说什么事情很多之类的云云,我也不以为然了,淡定又动容。
作为老板,把钱的事情始终放在首位倒也可以理解,不过作为管理者,总是不能把事情条理清析地归归类,不能宏观地观察事情并运筹帷幄,我总觉得她是缺了一块的。幸好,我们公司小,工作内容并不是很多,否则恐怕她招架不住。
我的老板带给我的最大困扰就是经常做无用功,早早地就催促你赶快做这做那,结果中间无数次更改变动,我想或许是她觉得我太有空了,时间不值钱吧(开个玩笑啊!)。我们是小公司,而且平常都是处理一些具体的事物性工作,所以倒也无妨。但是,如果是大公司,经常要做重大决策,太随意就很不好,甚至还会犯致命的错误。
香港作家梁凤仪同时也是企业高管,她曾在所著书籍《行政秘籍》中撰文《忌胡乱创新》,警戒那些为了邀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拍脑壳就拍板决策者。决策,慢一点是好事,因为考虑的是功在千秋。当年德国殖民者在中国青岛建设,光设计布局就花了7年,日本松下来中国建厂也要经过很多年的论证,这一点,我们中国真的要好好学学。
慢决策是为了让投入更值得。急惊风未必赢得了慢郎中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书目:《慢决策:如何在极速时代掌握慢思考的力量》[美]弗兰克·帕特诺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