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写过不少。
上学时写学习总结,工作了写工作总结。每年大同小异,形式大于内容。
要认真整体总结自己的一年,一时仿佛无从下手。
挑两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一年的感悟,我想应该是,“恐惧”和“孤独”。
有关恐惧
01
来英国一年多,体会到最多的一种感受是恐惧。
每一次接电话,每一次面试,每一次上课,甚至每一次主动去跟人说话... ...
天生不是自信的人。
跳出舒适圈,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度,除了刚开始的新鲜感,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带来的恐惧和挫败。
02
这一年初开始了一份新工作---对外汉语。下半年经朋友推荐,同时在一英国私立学校做些行政工作。两份工作都跟我之前的工作经历不相关。
之前在国内近五年安逸的工作,把我养成了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外界一点风吹雨打。加上自身比较悲观的性格,这一年经历了自工作以来情绪最低落的一段日子。
对自己的英语不够自信,教汉语也绝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即使已经在底下演练了好几遍。很长一段时间,上课前紧张得都想打退堂鼓。
一个10人的课堂,学生可能来自10个不同的国家。操着不同口音的英语,问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多少次听不懂学生问题而尴尬得让对方再说一遍甚至第三遍,多少次虽然听懂了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回答。
续课率不高有很多原因,而我只会觉得是自己教的得不好。
经常因为课上有些地方自认为没有讲好而郁闷半天。无数次陷入郁闷焦虑自责的情绪,也无数次否定过自己。
一次次囧境过去,渐渐发觉自己不再那么害怕了,脸皮也变得厚了。
到下半年,渐渐找到感觉。对课堂有了更好的把控,能比较自如应对学生的问题,跟学生相处更加轻松。
03
这个过程整体是螺旋上升的,也是痛苦的,因为有时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一点点自信,会像突然松掉的松紧带,呲溜回到原点。
不想写得很励志,事实上自己也远没有努力到可以记一笔的程度。
真实感受是:
只要你在前进,恐惧永远不会消失。
那是面对陌生应有的反应,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带着恐惧前行。
事实上,那时那刻,我们的感受往往会被无限放大,而一旦趟过去,就会多了一份面对未来恐惧的力量。
有关孤独
01
朋友圈里有个在英国的朋友。圈里的她生活五彩斑斓,也时不常有聚会。
热闹的圣诞当天,她发了条朋友圈:“把英国菜做了个遍,在这个地方,拼尽全力就是想让家里有点气氛。可是有时候心里总是空空的孤独着。年底就想道一句话:知己难求知音稀罕的人生。”
大概很多在国外的人都有体会过,与国内朋友联系渐少,国外一时又很难建立新的长久关系的苦闷。
异国他乡,有新奇与有趣,也有许多不为人道的孤独与寂寞。
而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多半是国外生活的新鲜亮丽。
02
电影《诺丁山情缘》里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片段:
男主妹妹生日那天,几个好友聚在一起庆祝。最后一块博朗尼蛋糕,马克要奖给这一年过得最悲惨的一个人。
于是几个人挨个吐苦水。
伯尼说,他青春期后就没交到过女友,干着一份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也得不到晋升;
汉妮说自己长着一双鱼泡眼,只会吸引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车祸中失去双腿的贝拉告诉大家,她还失去了生育能力;
曾经英俊的威廉小伙被岁月这把杀猪刀拉出了褶子,还被妻子无情抛弃;
而众人羡慕的明星安娜为了保持身材,多年没吃过一顿饱饭,有过好几任不靠谱的男朋友,还时刻受狗仔队监视。
每个人都毫无掩饰地坦露自己最悲惨的一面---其实哪里是为了一小块蛋糕呢,只因对方是值得信任的挚友,才会卸下面具,无所顾忌吧。
03
社交媒体上,还有多少可以让我们袒露脆弱与不堪的挚友呢?
翻看几年前的微博,惊讶于我原来是个这么“透明”的人,喜怒哀乐都能发一条,跟我互动最多的是当时的同事。
后来微博热度降低,大家转向微信朋友圈。
渐渐地,有的人很久才发一条,有的人什么都不发,有的人给所有人点赞唯独只忽略你,有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就把你删除了。
有很多时刻想要分享见闻,一次次被各种声音打消了分享的念头。
社交媒体上的我们仿佛近在咫尺,心却渐行渐远。慢慢地,微博停更,朋友圈分组可见,三天可见,删除拉黑永远不见... ...
04
一路走来,好像弄丢了许多人。
朝夕相处的同窗,毕业后有的就真的再也没见,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再说过。
曾经要好的同事,离职后联系就少了,甚至连朋友圈的点赞之交都做不到了。
一度怀疑是自己太被动和自私,导致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很多时候,会忽然记起曾经的某个温暖瞬间,内心一热想到可爱的人儿,继而发觉好久没有联系了。
忽然联系一下感觉很奇怪吧,说些什么呢?人家未必想着你吧?想想还是算了吧---不是忘记了,只是不知如何再联系。
或许一段时间后,当社交媒介回归到最基本的沟通功能,我们能重新找回曾经的亲密。
此刻很想对所有在生命里出现过的可爱人儿说声:嗨,你还好吗?谢谢你曾经来过,希望你再来。
而如果此刻生命里没有很多的友情,那就张开双臂拥抱孤独吧。
因为孤独,才是自己对自己最长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