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读书笔记,是为了督促自己看完这本书。写下这篇是为了尝试将每一个理论尽量用最精简的文字进行描述与记录。
这是一本追溯理论开发历程的管理学理论研究著作。
一、个体及其环境篇
1. 社会认知理论(艾伯特·班杜拉)
人具有自我组织、积极进取、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的特点。人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产物,他们反过来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
2. 镜像理论(李·比奇、特瑞斯·米切尔)
集体或者组织本身没有能力做决策,而把他们看作是背景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说服他人、谈判和政治活动,单个成员的决策得以巩固,从而成为集体的产物。
3. 公平理论、道义理论(罗伯特·弗尔杰)
一个人应当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受谴责时,他做这件事的意图和动机可以影响人们对不公正的印象。道德情操和与其相关的行为趋势方面的各种问题。
4. 宏大理论与中层理论(迈克尔·弗里斯)
宏大理论覆盖面更广,包含的变量多,但不够精确。中层次理论包含有限数量的变量,它们处于待验证的假设和保罗万象统一大理论之间,具有有限的假设和高度具体化问题。
宏大理论使不同领域的知识更容易聚集,把中层次理论融入宏大理论中,是知识的融合成为可能。
5. 高阶理论(唐纳德·C·汉布里克)
高层管理人员会对其所面临的情境和选择作出高度个性化的诠释,并以此为基础采取行动,即高层管理人员在其行为中注入了大量自身具有的经验、性格、价值观等特征。这种个性化的程度,能够决定战略的形成或影响他人的行动,组织因而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反映。
6. 目标设定理论(埃德温·洛克 加里·莱瑟姆)
当业绩目标明确(具体)且有难度时,业绩目标能导致最高水平的业绩。前提是目标导向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属性,人们对其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虽然也受控于本身的意志(意志的力量使人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思想,从而规范自己的行动),却是规范性的。
7. 工作特性理论(格雷格·奥尔姆德 理查德·哈克曼)
工作任务的五种特性(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反馈)会对员工的三种心理状态(对工作意义的感知、对工作责任的感知、对工作结果的了解)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多种个人个工作的结果。
8. 员工组织承诺(莱曼·波特 理查德·斯蒂尔斯 理查德·莫迪)
学术界对组织承诺尚未达成共识,书中学者认为组织承诺至少需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因素:(1)对组织目标和价值的强烈信仰与接受;(2)代表组织投入大量精力的意愿;(3)维持自己组织成员身份的强烈欲望。
9. 心理契约理论,(丹尼斯·卢梭)
心理契约包括了个人持有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在他或她作为参与方在个人与雇主之间参与建立的交换协议。这些信仰的基础是明确或隐含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相对稳定的心智模型或模式。心理契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相互之间都相信协议的存在,实际上他或她存在一种共同认知,约束双方特定的一系列活动。
10. 承诺升级(巴里·斯托)
组织对一个行动进行决策时,一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力量在初始预测时都倾向于更为客观的经济数据。在之后的行动中,为了维护自己最初的动机,可能会导致决策制定的时候忽视经济警告或者认为成功即将来临。即使在行为的过程中看到了结果不断变糟,但是行为力量随着时间的逐步增强,形成了对这个行动的保护,退出是被阻止的。因为行动的主要力量,将大量的心血倾注于这个错误的行动上面,导致这个行动没有收回的余地,所以就将错误继续进行下去,而且不断的加码,导致最终的结果不断的恶化,但是也不能在恶化的过程当中及时的止损,只能将错就错。
11. 期望理论/价效-手段-预期理论(维克多·弗鲁姆)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诸多自然结果或状态中有自己的偏好,人们强烈喜好的结果对人们具有正向下,而那些人们避免的结果则具有负效价。这些效价的根源在于相对稳定的动机或需要,每个人对于这些动机或需要的强度有所差异,人与人之间也各有不同。一些结果有效价是因为其固有的特性,而另一些结果有效价,是因为他们被视为实现其他结果的手段。有效价的结果本身对行为没有任何影响,除非人们同时存在预期——预期自己所采取的行动,有可能实现正效价结果或避免负效价结果。
二、组织的行为篇
1. 组织中的双环学习(克里斯·阿吉里斯)
2. 资源基础理论(杰伊·巴尼)
3. 组织有效性(金·卡梅伦)
4. 管理与组织认知学:连贯性群岛
5. 关于理论开发的理论(亨利·明茨伯格)
6. 管理组织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野中郁次郎)
7. 理论开发之旅:以意义构建为主题和资源(卡尔·维克)
关注这样的想法: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应当被看作持续的完成,他在个人试图创造次序,以及对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回顾性的解释时,会显现出独特的状态和形式,意义构建这个隐喻鼓励对人们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过程进行工具性关注。他集中注意对这一符号性过程的学习,因为人们通过它来创造和维持现实。人们看起来并不是在相对广阔的现实世界中生活,并根据现实来创造生活,而是通过创造和维持对广阔现实的印象,部分的合理化他们所做的事情。他们通过在自己的情境类型上读入各种形式的重要意义来认识现实。
三、环境事件和组织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最核心的思想,许祖芝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须获得资源,并经过一些转换后,将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输送给广义定义的顾客,顾客之后会提供资金,使得组织可以获得更多的输入,继续该循环。假定生存是组织和组织成员追求的目标,为了生存,组织必须有效。但有效并不能简单定义为效率高或盈利能力强,而是组织满足他所依赖的外部实体需求的能力。从定义上讲,只要组织能够从外部环境中性足够的资源,以继续获得生存所需的输入,从最低限度上看,组织就是有效的。因此很有可能会看到一些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生物是失败的,但这些组织却有能力通过政治或其他途径获得赖以维持的足够资源。
3. 制度理论:对理论研究项目的贡献
这种理论,致力于研究社会结构更深层次和更具弹性的方面,他考虑结构,包括计划规则规范和常规,如何成为对社会行为的权威指导的过程。制度理论,研究这些元素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中创造,扩散,采纳,改变,以及如何失去作用,最后被废弃。尽管表面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稳定和有序,但制度领域的学生们必须不仅仅关注。社会结构的一致和顺从,同时还要关注冲突和变化。
4.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一门由法律经济学和组织理论组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交易成本经济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且持续地在概念理论时政和公共政策方面获得发展。
(1)经济学
康芒斯对于关键问题有着持久的兴趣,不同于传统理论对资源分配范式和简单市场交易的关注,康芒斯从契约的角度对经济学进行分析,他对经济组织是这样论述的,活动的最终单位必然包括冲突互利和秩序这三大原则,这一单位就是交易,他进一步论述道,经济学的理论紧紧围绕着交易及其运行规则,组织问题和组织活动稳定的方式。
科斯,的开创性文章企业的本质,是他对传统理论的第一次和最重要的一次挑战。
(2)组织理论
(3)法学
卡内基的三要素。自律,学科交叉和思想活跃。
5. 构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演化理论(悉尼·温特)
6. 制度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的演化:过程和结构(林恩·祖克 迈克尔·达比)
制度建设和制度化理论存在一个主要难点,即解释行为是如何加强维护或者改变结构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来支撑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社会的向前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就如同没有社会土壤的滋养,个人的个性就无法发展一样。
学者开发理论的各种过程非常复杂,因人而异,我们能够看出四个独立的阶段:冲突、探索、完善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