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上回青年和哲人讲到了如何让自己不再烦恼。而这次他们要聊一聊如何才能获得自由。相信这又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夜谈。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当青年和哲人再次见面已经是两周以后。这次回去,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到底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才能获得自由。所以这次他希望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青年说他曾在书上看到一句话,那就是“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他认为这句话说的非常精辟,一语道破了货币的本质。
确实如此,所以换句话说“自由就是货币”。
那么是否只要拥有财富就一定能获得自由呢,青年并不这么认为。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比如个人价值和个人幸福。
那么假设一个人他已经获得了金钱上的自由却还是感觉不到幸福,那么他的烦恼应该就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了。
羁绊这个词一直围绕在青年的脑海中。我们其实都挣扎般地活在各种羁绊中,比如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不得不忍受上司讨厌的嘴脸等。所以,如果能够从这些繁琐的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话,那人就会活的很轻松。但这肯定不现实,没有人能在这个社会上保持“个人”。谁都无法逃开人际关系这张大网。
哲人让青年在深度思考一下,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在上次的谈话中,哲人让青年在人际关系中不要把对方当成敌人而是伙伴,他其实完全接受了这个说法,但他认为,这个说法还不够全面。
就拿父母的存在来说,他从来就没把父母当成过敌人来看待,虽然父母对他很严厉,而且完全不看好他,但毕竟是养育了自己的人,所以他还是满怀感激。
但父母总是对他的人生指手画脚,而他又无法无视父母的意愿,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叠在了一起。这让他倍感压力。
虽然他上完大学以后就没有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比如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找的。但也正是如此他和父母之间变得有些不愉快。
青年觉得如果对方不是父母而是敌人一样的存在,那他应该不会有任何苦恼,因为无论对方怎么干涉自己都可以无所谓。但父母不是敌人。
每一次按照父母的要求做选择的时候,青年虽然有怨气,但一方面却感到心安,因为他觉得如果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就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而我们活着的时候都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是因为对方不是讨厌的敌人,所以认可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哲人说,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去寻求他人的认可,而阿德勒的心理学也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青年觉得认可欲求是推动我们人类进步的普遍欲求。但哲人却有其他的看法。
得到别人的认可确实让人高兴,但人并不需要被认可。那为什么人要寻求认可以及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青年的观点认为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消除自卑感,建立更强大的自信心。
“假如你在工作单位捡了垃圾,但周围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而你也没有受到任何表扬,那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他还会继续做吗?”哲人说
青年答案是否定,他帮大家消除了垃圾,却得不到一句感谢,这样的话以后自然也很难继续做下去。
哲人认为这就是认可欲求最大的危险之处,有这样的欲求主要是受到了赏罚教育的影响。也就是做对了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做错了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教育。在这种错误的教育之下就会产生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没人表扬就不去做好事,或者说没人惩罚我也要做坏事的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着,这是哲人要强调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去满足任何人的期待。我们自己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倘若要说为谁而活,那答案显然就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自己都不为了自己而活,那谁又会为你而活呢?
如果一味寻求他人认可,那么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而活。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我们也就能很好的释怀了。
青年觉得认可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人在互相的认可中建立起了社会。比如,有人想在工作中出人头地以及想要追求地位和名誉,这都是因为认可欲求的关系。
但这样的人生真的会幸福吗?这是哲人希望青年好好思考的问题。
如果在工作中主要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这样的工作应该会变得非常痛苦吧。因为,那也就意味要时刻活在他人的视线之下,害怕别人的评价,最终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自己。
其实做自己并不意味着我要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阿德勒的课题分离主张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一个被父母用强制手段逼迫学习的孩子,最终会爱上学习吗?显然是不会的,这样的孩子学习也只为了应付父母而已。
学习这件事情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也就说即便父母代替孩子学习也没有任何意义。学得好不好最终结果都得是孩子自己承担。
如果父母总是命令孩子学习那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这样一来冲突就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样一个观点出发,把自己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然后,不去干涉他人课题。当然有些父母读到这里可能就有点懵了。难不成是要我别管自己的孩子吗?别着急,慢慢往下看。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所导致。只要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要想知道是谁的课题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看看某种选择带来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就行。就像孩子如果学习不好,那么最终的结果显然得是孩子自己承担,而非父母。
但父母作为成年人确实有责任告诫孩子好好学习。或许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在这个世界上也存在一些父母说着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或者被虚荣心支配。说白了并不是为孩子,而是为了他们自己。而当孩子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就会开始反抗。
那即使孩子完全不学习,也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阿德勒心理学不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并不这么主张,它是要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守护。说白了就是,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事,但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他帮助。但绝对不用任何强硬的手段妄加干涉。简单来说,父母要起到的是引导孩子学习的作用,如果孩子不爱学习,要先了解他为什么不爱学习,他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然后给与孩子帮助。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如此。俗话说的好,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你只需要和他讲明白水能解渴就行,相信他只要渴了自己就会喝。倘若无视本人意愿而强迫其改变,结果只会起到反作用。我们要知道,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放下别人的课题,让烦恼轻轻飞走
干涉甚至负担起别人的课题就会让自己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一个人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课题。如果是别人的课题那就丢开它,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变得简单轻松。
就像青年的父母反对他所选择的工作一样,即便父母非常强烈地反对,青年也无需理会,因为要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情感是父母自己的课题,而不是青年的。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而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课题分离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呢?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了自己的。
从理性的角度,青年是能接受这个观点的。但从情感上却是无法接受这种论调。
哲人让青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假设有人正在苦恼于公司的人际关系。一个毫不讲理的上司对他大发雷霆。此时为了获得上司的认可,那么理所当然就应该在工作上有好的表现。但把工作做好本质可不是为了讨谁欢心。
如果一个上司或者一个人毫无理由的讨厌你,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迎合他。
青年认为这样做会给他的职场带来很多困扰,因为如果和上司疏远的话,也就没有办法好好工作了。
哲人说这只不过是所谓的人生谎言而已。因为被上司疏远所以不能好好工作,或者我工作不好完全是因为那个上司。这种话其实都是为了干不好工作而找出来的借口。因为反过来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没有这个上司我就能好好工作了。
因为有个不好的上司,所以不能好好工作。这是原因论。而反过来看,因为不想工作所以制造出了一个讨厌的上司。这才是目的论的看法。
如果我们再用上课题分离,也就是说上司再怎么乱发脾气,那也不是我的课题,这应该是上司自己要处理好的事情,我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的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样去理解,结果自然会完全不同。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的观点。
砍断绳结
青年不否认课题分离从道理来讲完全正确。对于别人的评价我们自然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仔细的想一想,这种和别人彻底划清界限的生存方式是否真的能讲得通。难道对于一个处于好意想要帮助自己的人,我们也要直接和他说“请不要干涉我。”这样岂不是浪费了别人的好意吗?
哲人说,对于用常规方法解不开的绳结,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砍断。如果人际关系的中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的方法解开了,就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
青年认为这并不简单。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并非那么容易说切就切。因为一旦这么做了,怕是也会同时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人就会陷入孤立。如果哲人说的课题分离要完全无视人的感情,那又如何能够靠它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哲人说完全能够构筑,因为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而是入口。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贴得太近,不给彼此一点自己的空间没那就无法和对方正面对话。当然,距离也不能太远,否则人际关系就会疏远。到那时就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所以,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非常重要。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课题分离是践踏对方好意,主要是受到看回报思想的影响。也就是对方为自己做了一件事,哪怕不是自己期待的那件,自己也必须要给予报答。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这种回报思想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就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存在,我们才会有了“我为你做了这些,你就应该给予我相应的回报”这种想法。但其实,我们既不可以追求回报,也不可以被其束缚。
比不进行课题分离更加容易的是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有些事情明明是别人该做的,但你却直接把做好了。这就是干涉行为,这是在剥夺别人的课题。反复地干涉别人结果就是对方什么都学不到,最终他也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不得不说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很多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这些都是反常识理论。当然,说是反常识,但其实更反人性。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课题分离确实能够让人生变得更加简单,但青年也因此感觉不到一丝人性的温暖。正是因为彼此关系亲近,所以有时才会出面干涉对方的一些行为,其初衷当然是为了对方能够过得更好。相反,只有那些关系不亲近的人才会冷冰冰地说一句这是你的课题之类的话。站在这个角度去想话,课题分离就显得太没人性了。
而且很多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是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要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对于别人寄托的希望反而能成为他们持续进步的动力。
哲人承认,按照别人期待的生活方式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尽管会有很多不满,但至少不会迷路。如果是自己的选择,就会在很多时候迷失方向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而选择过别人期待的生活,说白了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一旦有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生活,那他就会陷入非常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有认可欲的人,其实就是为了不想被人讨厌。的确,没有人希望被人讨厌。但一个人为了做到不被人讨厌,那他肯定就需要讨好身边所有的人,这么做其实也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因为你本身对讨好行为是抗拒的。所以时间一长就会被人拆穿,到时候反而会更加痛苦。
我们一定要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同时也是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干涉别人的课题那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当你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时候,就是最以自我中心的时候。
我们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会有人出来抗议这是享乐主义。但是,那些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人,看着自由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对其进行批判过于自由。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而捏造出来的人生谎言,相反,选择了真正自由的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他们还会鼓励别人勇于争取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没有人希望被人讨厌,更不会有人喜欢故意招人讨厌。
但不管一个人怎么努力,还是会有讨厌他的人,这也是事实。而当一个人被人讨厌的时候,他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这个时候他就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试图改正自己的言行好让自己不招人讨厌。
对一个人来说,这种行为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我们把这种欲望称作为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如果用这种倾向性去生活,就像斜坡上滚落下来的石头一样,是绝对不会自由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往上推的态度。
石头无力,一旦从斜坡上滚下来,就会按照惯性的自然法则一直滚动。但,我们并不是石头。我们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或者重新爬上斜坡。
认可欲求也许是自然性的欲望。可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们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下去吗?像一颗石头一样不断折损自己,直到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之前我们反复说过,一切烦恼皆为人际关系,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人是不可能孤独一人在这个宇宙中生存的,你总要活在人际关系当中。
所以,所谓自由是什么?就是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被某人讨厌,这就是我们自由活着的证据,也是我们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我们或许以为自由就是从组织中解放出来,认为自己只要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其他团体中跳出来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但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只有你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别人的认可,如果你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但这是不是再说,即使我们去作恶也没关系,或者是在告诉一个人要去惹人厌呢?这些都不对。而是“不要害怕被别人讨厌”。
如果是这样,那一个人是否真的能够承受自由带来的分量,即使被别人讨厌也能够无所谓。这也是青年不解的地方。
哲人告诉他,要时刻做好课题分离。有人不喜欢你,那不是你的课题。而且,总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所以别人应该喜欢我之类的话,就是在干涉对方的课题,这是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不随波逐流激流勇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一个被所有人都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的人生,肯定是后者会活的更加自由。因为被所有人都喜欢你就不得不更去迎合所有人的喜好。而有人讨厌的人生,会更加关心自身过得怎么样,因为反正不怕被别人讨厌,不必去迎合所有人。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更加自由的。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了“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有了这种勇气,人际关系就会一下子轻松很多。
人际关系的王牌,掌握在自己手中
青年没有想到今天会在这里听到“自由就是别人讨厌”这样的话题。可想而知,对于这个让他感到无比惊讶的观点,他需要时间去消化。
在今晚的最后的时间里,哲人说了关于自己的一件事情。
他自幼和父亲的关系不好,母亲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去世。从那以后和父亲的关系就更加恶化。直到他邂逅了阿德勒心理学。
在他的记忆里有被父亲殴打的印象。具体情况记不太清楚,只记得有次他被打得逃到了桌子下又被父亲狠狠地抓出来打,而且是很多次都是如此。
在邂逅阿德勒心理学之前,哲人认为这种恐惧给他造成了精神创伤。因为他父亲本身也是个不太好接近的人。所以,他认为是被打了才和父亲关系不和。这是原因论。
但如果站在阿德勒目的论的立场上,因果关系的解释就完全倒过来了。那是因为不想和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搬出了被打的记忆。
对于哲人来说,不修复于父亲的关系更加适合,因为这样的话如果自己人生遇到不顺就可以归咎于自己的父亲。这对于哲人来说是一种“善”(对自己有好处)。
一旦因果发生逆转,站在目的论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人际关系之卡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如果按照原因论去思考的话“因为被打所以才和父亲不和”那么现在就只能束手无策了,因为被打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能改变它。但是目的论就不同,只需要我们知道目的,改变目的,事情就能得到解决。
但一个人是否真的能相信自己的目的就是那个呢?虽然道理是如此,但从感受上可能还是无法接受。
此时还是要用到课题分离,一旦下定决心修复关系,那么父亲拥有什么生活方式,对他是什么的态度,这都和哲人自己没有关系,即使对方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这都是别人的课题。而哲人自己的课题就是有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多人的人际关系之卡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他们很在意别人怎么看他,然后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能够理解课题分离的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哲人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改变他的父亲,实际上我们不应该想着去改变任何人。
哲人想要改变的只有他自己,后来他改变了。当然,随着他的改变父亲或许会发生变化,又或许不会,但这都不是目的。
人际关系的重点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落在别人的手上。我们不能把这张卡托付给别人,它应该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最后青年问哲人是否和他父亲达成了和解。
哲人说,他父亲晚年的时候患病,最后几年都是他在照顾。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谢谢”。当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对之前的日子满怀感激。
通过长期的照顾,哲人认为自己做到了能做的事情。他把父亲带到了河边,最终他父亲喝了水。
第三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