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天津,前后听了两场相声,看了一场戏。我想说说我的见闻和一些感受。
先说两场相声,用事实告诉我什么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这两场除了最后大轴的节目不一样之外,前边几个基本上是排列组合换了换顺序,虽然表演节目的人不同,让我们都怀疑哥几个是艺术家只会三段啊。不过现场的气氛很好,捉放曹真的是好喜欢。也发现演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隔行如隔山,我也并不能够十分理解为什么同样都是站在台上,有的演员就有魅力,有的演员我就想让他们快点下去。从我仅有的观看体验出发,把这几对演员分了三类,背词、表演、有个人风格的表演。进入表演阶段就算好看了吧。台下观众也很有礼貌,演的好不好吧,反正都坚持鼓掌。不过最后一段真的是好,跟观众互动也好,气氛也热烈。基于我个人的体验,反正是听到最后一段,我觉得就算是值回票价。跟体育馆听小岳我有点失望相比,这两次的40块钱我觉得都不失望。
看戏是跟我爸半拉半骗带着我妈一起买的票进场。票价便宜,最前排的座位也才50元。进去之后非常惊喜的发现不是像剧场一样,而是摆着方桌的椅子,古色古香,戏台子不大,演员和观众离得非常近,想点茶水瓜子也都有,远处看着好像二楼还有包厢可以坐。我跟我爸妈买了最便宜的票坐在边上,其实离舞台也很近,唯一的缺憾是显示唱词字幕的牌子在我们的角度反光,看不清前边一半。
买票进场的观众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我以为冷冷清清,进来之后发现算是满满当当坐了2/3还要多。观众平均年龄是我的两倍应该不成问题,毕竟老爷爷老奶奶还是多。比起前一天晚上在茶馆听相声全是年轻人,坐的满满当当还加座,真是不一样。
说实话我这个水平只能分辨出票友和专业的区别,专业里边的好坏台阶还是不能分辨。唱了三出折子戏:一出翠屏山,一出猴戏,一出上天台。第一出是潘巧云与和尚云雨,被丈夫知道,唱的啥我也听不太清,到是比划的那个大乌龟一下子就懂了。第二出武生唱的我更是啥也听不见,有个疑问,是不是武生、武旦都不带麦?防止武打动作/翻跟头的时候声音太大?不过人家跟头翻得是真好,那么高的桌子,一下子就下来了。第三出是文戏,老生花脸对唱,可惜我不熟,没办法现场卡拉OK跟着哼唧。
从我为数不多的看戏经历来说,这场戏算是一般,毕竟便宜,第一次在湖滨剧院,那一帮老头老太太又叫好又鼓掌的,胡琴的好也叫,真是教我看戏,我还没反应过来哪里好,人家掌都鼓完了。在天蟾逸夫那次舞台是真漂亮,唱许仙白娘子的又是夫妻俩,后半场我们又窜到前排去,看戏体验也很好。散戏了出门的时候,听到人家说下周见呀,突然觉得人家好幸福,每周这样约戏,真的是。
和相声相对的繁荣比起来,其他类别曲艺、戏曲显得格外冷清。也许相声在小剧场的重新繁荣,能够重新培养消费者去茶馆消费的习惯。看场电影是看,这又是真人表演,台上台下还有互动,有时候还会出错看笑话,目前来说票价与电影票持平,真的希望会重新红火。
到底是大家不接受这种过时的艺术形式过时了?还是大家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或者是表演的内容太过于老套,老瓶装新酒才卖得掉?
我不知道。
不过五年前我们也没办法预料如今相声有断奶重归市场的趋势。我总觉得从群体层面观察人性是没有变化的,曾经的市井艺术恰当的时俱进,还是能够吸引一百年后的新老百姓。
凭一己之力振兴一个行业太难了,艺术家和大师快点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