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祺堂老师第七讲:焦点解决治疗的核心理念,特色与概念化。
焦点个案概念化是怎么对来访者产生理解。对他所谈的议题产生通透性的理解,但焦点解决的特殊性是不花时更多的时间去探讨问题如何形成,而是讨论如何有效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叙事疗法,是涓涓细流,是温暖的,是仔细的,深刻的。
焦点解决是清晰的,理性的。
焦点:贴近,希望,能量,修行。
关于人的心理?
一丶你怎么认识人?又怎么认识人的心理?别人会以为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他人的心理。心理学者要带着善意去理解别人,给人带来幸福。就像椰子有硬壳是因为内在的脆弱。
二、人的内在心理--认知、情绪、行为、需要。主动、被动,是否有行动力?内在的需要是什么?善意的理解。
三、人与人的心理--关系(互动、沟通 爱与被爱)人是群居的动物,有权力结构。谁能一锤子定音,谁的话的分量就大,讲的话最重要。权力是会影响沟通的。
四、历史社会文化与人的心理。
不同种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是对人有影响。人字好写一撇一捺。但人一点都不简单。
助人与被助历程。
一、助人历程。
1.成为一个助人者--态度/价值观、理论、技巧。成为一个助人者,要时刻检核自己:我为何要帮助人?是愿意跟别人接触,跟别人一起长出面对生命的智慧,需要理论基础和对话技巧。
2.专注--探索(内在世界)--洞察(领悟)--行动阶段--结束。
3.助人关系--公主同盟:
共同目标:真诚结合(无条件积极关注)对于任务的同意(共同同意的)温暖的,共同的,支持的,治疗同盟。
二、被助历程。
1.人做改变的准备度。
酝酿前期(无心)--酝酿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终止期。
拜访者:我妈妈叫我来的,老师叫我来的,单位领导叫我来的,而是被迫来的。
抱怨者: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是需要别人的改变,不是我改变。
消费者:来谈者是想寻求不一样的改变。
2.求助的内在心理需求满足。
情绪被支持、了解(情绪)
了解困扰的成固与对生活的渴望(认知)有具体方法实际解决困扰。焦点解决可以实现此目的。感受是灵魂的语言,如果感受被抓的准,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被反馈出来,能够让当事人知道自己的内心是什么?
精神分析:我到底怎么了?
助人者关键的身心准备。
准备好聆听:身、心的专注。(很想要听的模样)
倾听:要听到,听完,听懂,好奇的听。
秘诀:身心专注,心灵的放空与接纳。听出潜藏的需求和期盼,空杯心理与包容,有宽阔心胸与好奇对方让我听懂的是什么?
1.听对方内心真正想要说的,而不是听自己想要听的。这些主体在来访者。
2.听到对方可以源源不绝的叙述。且更能了解自己。说了才知道,而不是预先知道的。
表达:善解人意,正向解读,温暖人心的话语。
我一点用都没有。表达是来访者渴望有价值的。
没有人喜欢我,解构:希望有人喜欢我,渴望得到关注,希望别人喜欢你哪一点呢?
潜在内心想法和需求。
解决建构的会谈(咨询)
一、焦点与解决方法建构的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聚焦于潜意识内容的探索与解释。
认知疗法:聚焦于不合理想法的侦测与置换。
如果再咨询你只能问五个问题来协助对方,你会问什么问题?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属于后现代学派。后现代学派的两支花是焦点解决与叙事。焦点是落实尊重与希望的学派。
人类最大的疯狂是人类的惯性,我们会用同样的方法应对同样的问题。可是渴望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要图空就需要做一点不一样的有效的方法。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
选择:证明咨询师很厉害,让来访者的心情变好,让来访者有更合理的想法,让来访者更有能力有效解决问题,让来访者的人格转变。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面对心理议题有效地去解决。
觉察自我的助人理念
人是什么?人为何受困?人如何脱困?
1.人在什么时候觉得需要改变?是在受不了的时候。不得不改变的时候,有改变动力的时候。
2.人改变的好处在哪里?知道改变的好处很重要。
3.人在什么时候最愿意改变?是在被鼓舞,被支持的时候。
4.人在什么状况下最容易改变。是在有希望,有资源的时候。
咨询效能要素。当事人因素占40%。关系因素占30%。期待元素占15%。模式/技术因素占15%。
我们的关爱和支持很重要,让她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可能。
助人效能自我评估。我给自己几分?分数的意义是?当我可以进步一分是因为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可以开始做哪些努力来达成?(一为非常差十分非常棒)。
Sf BT人是什么?
解铃还须系铃人。
1.来谈者不是病人,只是暂时受困(去病理化)。
2.我们会有抱怨,是因为有期待,抱怨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期待,期待是什么?要听出期待背后的渴望,他想要的是什么?
3.困境中的人,正在用其他方法面对与因应着,听出智慧和美好的在哪里?
4.人可以是关于自身感觉与知觉,解决自己困惑的专家。可以用好的方法让他的潜力能够发挥出来,通过对话让来访者成为他生命的主人,不仅是相信,还要加上好的方法。
5.人自身可以拥有解决困扰的资源和技巧。我们相信来访者,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下尽了全力。愿意努力实现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希望接纳归属某个人团体,希望和别人和睦相处,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们所爱,所尊重,所敬仰者的生活。希望照顾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也被这些人照顾,希望被人尊重,也尊重别人。
对于来访者,你相信的是什么?
用三个形容词形容,最近一次跟你谈话的学生,来访者,或者友人。
对于人,你相信的是什么?
请用三个形容词形容自己这么一个人是积极的多,还是消极的多?学会欣赏自己,才会去欣赏别人,相信来访者同时也要相信自己。
我们给不出去,我们没有的东西。
Sf BT人为何受困?此人为何持续受困?
人们会受困很正常,不用特别去探讨问题的成因。
1.解决方法不适切,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受困是受困者尚未找到合适解决方法。有效继续,无效不要去用,而去改变。
2.能量尚未开启,知觉受到限制,难以逃脱既有的习惯与想法。马戏团里着火,所有的动物都逃脱了,只有大象没有逃,是因为大象小时候被绑在木桩上。长大后还以为还被木桩绑着。
3.目标未形成或不够填写具体。袋鼠从门走出去。哦,管理人员。以为是。咋来高度不够,跳出去的。用对有效的方法。引导来访者去看见无效的方法。
人生五章的故事。从第1章,第三章自己有所觉察。自己有责任。第五章。从而走上另一条路。
精神分析是有内在的疏通,是需要补洞补好再去走。
焦点解决告诉你,你要去哪里才是重点方法很多?你不用卡在最难走的那条路上。你要找到能够到达目的地的那条路。关注解决,聚焦解决。
SF BT人如何脱困?
自我效能感的确立。
1.被理解。被懂。
2.产生具体可实践的目标。
3.扩展有能量的知觉,换一种知觉,让自己更有能量。
4.创造并实践适切的解决方法,修改加行动,做做看,一小步。
问题解决是在找责任,解决建构是聚焦在问题的解决上。
焦点解决的核心假设。
如果有效就不要改变,如果某个方法曾经成功过就多做一些。如果无效,就换个不同的做法。问题跟解决方法不一定直接相关。
治疗师不一定非常清楚来谈者求助的问题本质,才能帮助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解决方法的本质,他是开启开门的钥匙,而不是门锁的本质,如果你有一把打开许多种锁的钥匙,就不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某一个锁。
焦点解决的重要概念。
1.觉察无效的因应,做改变,解决困扰所做的不成功,尝试即为问题所在。
2.尊重、正向:治疗焦点放在解决、正向和未来,提升来访者的力量、资源,尊重即给予相信。
3.让来谈者变成专家。来访者拥有力量、资源去改变,让来访者有此感觉,则是咨询师的责任。
4.看见未来的真实建构:治疗强调。着重来未与系统观,活在现实脉络之中。
5.例外乃解困之钥匙。凡困扰必有例外--困扰曾经成功解决。
6.改进的改变观:小改变带来大改变,咨询师责任在启动改变与鼓励改变持续。
7.创造合作关系。没有抗拒的个案,只有不改变的咨询师,没有失败,只有回馈。
8.未来是被协议并创造出来的:描述、意义,相互建构与相互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