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挺经》34

诗人解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二卷廪实中篇。

大抵军政吏治,非财用充足,竟无从下手处。自王介甫以言利为正人所诟病,后之君子例避理财之名,以不言有无,不言多寡为高。实则补救时艰,断非贫穷坐困所能为力。叶水心尝谓,仁人君子不应置理财于不讲,良为通论。

 

大抵治军、治国方面,没有充足的财力使用,就无从下手。自从王安石因理财被正人君子评论批驳,后世的人就避开理财的问题,以从不说财力有无多寡为高明。实际上到了补救国力时就艰难了。

断断不是贫穷困苦能解决间题的,叶适曾说:仁人君子不应当不讲理财问题。这真是个很好的说法。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财力来支撑,只有拥有充足的财物,才可以把事情办得最好。

压倒性地投入,才会产生压倒性的成果。

没有钱,寸步难行。

做一番事业,甚至培养一项兴趣爱好,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势力作后盾,很少有做成功的。

曾国藩非常重视湘军的军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综合实力,甚至可以说是财力。

没有粮草,军心就会涣散,断了军饷,军队就会哗变。

湘军军饷的来源,一是士绅的募捐。镇压太平军的目的是卫道,是替乡绅们保护财产,士绅们自然愿意捐助;二是在各地设立厘卡,收取厘金,也就是收工商税,这都是军饷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湘军不是朝廷编制的正规军,而是一群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种地农民,凭什么让人家死心踏地地跟着你往前冲,甚至不惜丢掉自己的性命?

对于将领来说,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湘军的将领都是饱读诗书的书生,儒家思想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太平军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毁坏那里的孔庙,大肆宣扬拜上帝教,这激起了天下读书人的愤懑,逼迫他们起来捍卫孔孟之道,因为这是他们的理想和使命,这比生命更重要,他们为了“卫道”,可以慷慨赴死。

而跟兵勇们谈理想,显然不合适,必须用钱财来激励他们。因此,湘军的薪水,比绿营兵要高一倍多,高薪,是湘军战斗力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湘军每打下一座城池,就掠夺那里的金银财宝,装上船运回湖南老家。正是由于这些财物,极大地促进了三湘大地的发展,使身处内陆的湖南成为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省份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提到曾国藩,大家就会想到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意思是说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的诀窍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取...
    一条柴阅读 611评论 1 5
  • 来源:UIView frame, bounds and center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frame, bounds...
    AprSnow阅读 485评论 0 0
  •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瑟瑟的裹紧衣服,匆忙钻进车里,朋友说把车停在阳光里,一定会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满身,伸出手,...
    风吹细沙01阅读 155评论 0 0
  • 水木年华-启程 后弦-海口 许巍-礼物
    碧雨荷阅读 95评论 0 0
  • “异地恋是什么感受呢?别人在等伞,我在等雨停。” 你还记得曾经出现在你生命中的前任吗?他偷牵你手时布满汗珠的手心...
    木南先生i阅读 771评论 18 19